第三章 徐晃之心(第1页)

整整四个月之后,杨奉的伤势才算是彻底痊愈,只是,脸上却留下了两道浅浅的抓痕,使得原本丑陋的脸更加狰狞。但是,杨奉的部下并没有因此更加害怕他,反而是觉得杨奉很可亲,因为杨奉和一个月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不但脾气温和了许多,更是待兵如子。

杨奉也在这四个月的过程里慢慢适应了杨奉这个身份,虽然对于这个皮囊很不满意,但是这也已是既成事实,无法改变,毕竟三国时代的医术还没有整容的技术。由于在与西凉兵一战中,杨奉立下功劳,被李榷封为骑都尉。

就在李榷认为杨奉将会更加卖命的时候,殊不知杨奉却趁李榷和郭汜在长安大战数月,两败俱伤之局,突然反水,从李榷和郭汜的手中将献帝和百官尽数救出,屯兵在了扶风郡的周至县。

仲夏的夜晚,皎月当空,繁星闪闪,虽然不如白日的可见度,但二十步之外也能将事物瞧个清楚。尤其是一阵阵的凉风吹过,让人感觉从头到脚都是清爽的,白天的燥热积攒在心头的郁闷心情也被微微凉风轻轻吹向了远方。

这是雍州扶风郡的周至县南二十里处,杨奉击败李榷和郭汜的联军之后,便将军队驻扎在这里。军营虽然不是很大,却也足够容下五千士兵。在动乱纷争的汉末,驻扎一支五千人的部队在野外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只是让人感觉稍稍有点不正常的是,杨奉部队的军纪特别的好,虽然现在已经是后半夜了,但站哨的、巡逻的士兵竟然没有一个偷懒的,整个军营显得井然有序。

虽然打败了李榷和郭汜,救下了献帝,但是杨奉却丝毫不敢松懈,因为李郭二人合兵一处之后实力仍在杨奉之上,是以现在虽然已经是后半夜了,杨奉和徐晃二人还没有睡觉,正在大帐之内商议事情。

杨奉的大帐并不在军营的正中间,而是在最*近军营门口的位置,这是兵家大忌,但凡熟读兵书的人都知道,主将的大帐应该设在军营的中央,甚至于再*里面一些,以为发生异常变故的时候,能够不被袭扰,使得军队首领能够掌控全局的形势,指挥战斗。

难道说杨奉不懂兵法?

有可能,因为杨奉在历史上也不是什么名将。但是,即便杨奉不懂,徐晃却是三国名将,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如此浅显的道理的。

其实,只要你能够再向军营中央的位置看上一眼便能知道原因了,因为最中央的那个位置是一个超大的营帐,比杨奉所在的主将大帐还要大上两倍,而且大帐的中央的旌旗竟然是黄色的五爪金龙旗。

是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