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第1页)

不到五点,万青山就进了李学之的办公室,笑呵呵地跟李学之握手说:“学之,接了你的电话我心里老惦记着,就急急忙忙回来了,有什么大事呀?”

李学之拉着万青山坐在沙发上,说:“青山,你还是你敏感啊。确实有重要的事跟你说呢。”

见李学之语气沉重,万青山也收住了笑容,说:“李县长,你指示吧。”

李学之就把程波反映水利局问题的材料拿出来递给万青山说:“青山啊,你先看看这份材料,再说说你的想法。”

万青山接过来一目十行地看了个大概,冷静地分析道:“李县长,从材料上看,水利局的问题相当严重了,但没有充分的证据。我看得出写这份材料的人应该是水利局内部的干部职工,也许很接近他们局领导层,但不是重要岗位上的,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很多只是表面现象,道听途说的多,个人内心的分析多,可也不全是空穴来风,其可信程度很大。”

李学之听了万青山的分析,很满意地说:“青山,那你再帮我想想,如果真要查实材料反映的问题,该从何着手呢?”

万青山微一沉吟,把材料又翻到某处看了看,坚定地说:“如果从水利局领导层贪污受贿着手比较难,主要是没有知情人具体的检举揭发,一手证据不容易找到;从挪用防汛物质和资金着手相对要容易点,毕竟物质和资金的去向有帐可查,但我估计也不能轻易找到足够的证据,现在哪个单位的帐不是有两套呢?何况他们既然敢做,只怕也会做得很隐秘;所以我认为真正要找突破口,还得从材料反映的防洪大堤上做文章,如果真如材料说言防洪大堤在修筑过程中偷工减料或是达不到验收标准,这就容易查得多了,钱物可以转移,帐本可以篡改造假,大堤却是跑不了的。从防洪大堤着手,应该最可取的。”

李学之一拍万青山的大腿,兴奋地说:“不谋而合,所见略同啊!说实话,这材料我拿到手有段时间了,也暗中找了某些水利局的同志,确实在蓝马林乡有段大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是段**堤、豆腐渣大堤!据反映,那段六公里长的大堤不全是标准地用粘土修筑,丧尽天良的承包商居然用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当填充物,达到减少成本牟取暴利的目的。”

万青山愤怒地说:“真是要钱不要命!连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洪大堤也打主意,这样的禽兽不杀不足已平民愤!李县长,有什么要我做的,只管下命令!”

李学之说:“青山啊,我之所以捏着材料不动声色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