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第1页)

程波尴尬地笑了笑,嘴唇嗫嚅着想说点什么,文明面带讥讽地说:“为黄县的水利事业做贡献,嘿嘿。俗话说学得文武术,卖与帝王家。如今是社会主义了,文人那士为知己者死的情结依然存在。可要做贡献,总得有合适的岗位,总不能让一个本科生死窝在一个乡的水机站搞工会工作吧?学不能致用,那只好乘早脱离苦海喽!”

李学之听得一头雾水,于是询问般地注视着程波。程波苦笑着说:“记得我们认识是在去年7月份的抗洪大堤上吧,那时我负责一段河堤的防汛工作,李副县长是巡视员。”

李学之点了点头,眼前又回现那惊心动魄的抗洪一幕:去年砣江遇到了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黄县和砣江对岸的紫临县同样处于紧急危险状态,几乎结集了全县所有的人力物力来力保大堤不失!也可以说是两个县的领导干部广大群众与洪魔的全力对抗,短短十六、七天,黄县境内的砣江河堤整体就加高了近六十厘米高,在新堤防上又加高了五十厘米的子堤,可砣江水位继续节节攀高,情况仍然危急。那是九六年七月一十四日,李学之不会忘记,甚至黄县人民也不会忘记,那天一早就乌云蔽日,熟识看天辩气候的人们都晓得会有一场雨来,只是不断定具体时间,雨量大小。抗洪一线的党员干部广大群众全都神情严肃,只是默默奋力加固自己辖区的堤防,李学之是巡视员,他身上不但有手机、对讲机,还有解放军部队临时布线的手摇电话机,为的就是在第一时间要来短缺的防汛物资,紧急情况下抽调已经结集的后备力量。

下午四点多,满天的乌云翻翻滚滚压得很低,低到几乎触手可及,天也阴暗得如同傍晚,李学之巡视到程波负责的河堤段时,忽然狂风大作,豆大的雨粒从天而降,砣江水借助风力流速更快,带走了更多松软的新堤,不一会儿雨似倾盆,江水地冲刷、雨水地打击,让新筑的堤面出现了松溃,雨中的人们拼命地把装泥的纤维袋压在子堤上,把装满鹅卵石的麻袋抛入河道,以求抗拒洪魔。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学之将后备力量紧急调上大堤,还不断要求继续运送物资,完毕后他把身上的通讯工具用雨衣包好,递给身边的谢凯军,也投身到了抢险队伍,他从堤下背了两个纤维袋,跌跌撞撞上了大堤,跟顺着人流把纤维袋码在子堤上,这时一个年轻人在风雨中镇定自若地指挥着人们加固堤防。忽然,人群发出了惊叫声:“坐堤了,这里坐堤了!”那年轻人迅速奔向坐堤处,李学之也奔到了险情地段,果然,大约有十来米的大堤禁受不住江水的冲刷,渐渐沉了下去,堤面的子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