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善与恶的距离(补欠)(第1页)

徐州之战现在可以称为一个大战役了。

它由两个主要战场组成,新沂战场和淮北往徐州方向的八角山战场。此外,还有南京等地战争难民往北方拥挤时与台军和M军遭遇后的一些自发的小型战场。

八角山是淮北通向徐州的必经之地,也是徐州外围的最后一个天险屏藩,一旦八角山陷落,秦军就会直接面对台M联军,虽然秦军不惧怕野战,但是在失去了骑兵这一在平原上可以纵横无敌的兵种后,秦军此时的统帅蒙币还是排斥在野外和敌人交手。

淮北的丢失,蒙僖的失踪,再加上秦旭马上就要统兵南下,这一切都让第一次坐上统帅位置的蒙币有点慌了手脚。他贯彻秦旭的指示,决定力保徐州不失。台军攻占淮北之后,他判断台军必定乘胜追击直取徐州,于是他在八角山上压上了重兵,将手头能调动的两万步卒全数放在了八角山,同时还将原徐州驻军---新编华北集团军第十一军三万多人沿着八角山一线排开,摆出了一幅死守的姿态。

可是蒙币却猜错了台军的进攻目标。

一天时间以来,台军重挫秦军后却没有再往八角山前进,反而回军攻克了宿州,攻克宿州后,谢先将台M联军分成两个部分,台军的“光复军”第七军交给谢楷带领,底海生为副官从宿州出发直逼九尾江,而M军一部则长驱直入进逼乌牛山小山口!

九尾江和小山口是几乎和八角山处于同一水平线的地方。在这里蒙币只放给了新编华北集团军第十一军的第四师和第五师守卫。而这个第四师和第五师,严格来说并不能称之为师,因为它们根本不满员,两个师加起来不到一万人,而且大部分是新编的华北军。

这里必须补充一下,由于首都保卫战的展开,原华北华中地区的原驻军已经悉数往首都调派,而华北华中地区的守卫任务就交给了新编的军队,这些军队大多数是由预备役人员和一些大学生组成,还有一些编制是从内陆各省的新编军队里抽调来的,新遍练的军队,战斗力自然不可能高到哪里去,单单是斗志这一项就不是能和长年累月训练出来的常备军相比的,这也是台军和M军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攻占南京这个战略要地的原因之一。

蒙币在这九尾江和小山口只放上这两个名副其实的杂牌师其实是有原因的。

首先,蒙僖在失踪之前制订的作战计划里其实并没有防守计划,所以蒙币没有参考的作战方案,而作为一个新上位的秦朝统帅,他还没有自己的参谋团队,他手下也没有能照顾全局的谋士,所有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