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章 问鼎南京(四)(第1页)

此时的南京城是一座孤城。

禁卫中军和禁卫后军的迂回包抄战略机动很成功。左斗和魏成刚顺利占领句容,台军士兵没有抵抗,全部退守南京。

到了句容的禁卫中军和禁卫后军本来想一鼓作气攻向南京,但是此时他们才感觉到深入敌后的难处。因为这里是M军的地盘。上海黄浦江军事港口里停泊的中华海军编队在M军的连续压制下已经奄奄一息,要不是上海军政管理处布置了大量防空炮,军事管理妥当全面,再加上上海乃国际大都市,M国也不敢肆意轰炸,中华海军仅存的一点血脉也将断送,哪里还有力量来帮助句容的禁卫军?!

深入敌后的左斗将禁卫中军布置在朝向南京的正面,留下一支机动力量在身边随时支援负责对上海方面敌军禁卫后军。

中华军的后勤补给能力此时已经发挥到了极致,可是因为禁卫军的攻击速度太快,作为定点攻坚的中华重炮迟迟无法运送上来,而蒙僖所能调动的中华空军编队也始终无法越过长江这个天堑,在损失五架战斗机后蒙僖不敢再冒险派遣战机过江支援左斗和魏成刚。

":推啊,用力啊......":

处在后茅峰的中华炮兵团奋力的推动着160MM重炮往句容方向赶.

战事紧迫,敌人又轰炸了大部分的道路.原先用军车拉运一天便能赶到的地方如今需要用人力,用畜力,三天都未必能赶到.

前段时间的大雨过后,整个苏南一带已经一片泥泞,再加上寒冬来袭,道路更是崎岖不堪.中华军已经走的非常疲惫.好多将士都已经磨破了结实的迷彩军服,泥点也成了他们的伪装,处于寒冬腊月,每个士兵的头上却是热气腾腾.

中华炮兵团走的费劲,禁卫后军守的也不容易.

M军在禁卫军占领句容之后立即命令驻守在镇江,丹阳一带,已经准备南下的金宝廉带领附庸军对句容发动攻击。

说起这些附庸军就又不得不提起中华人的劣根性。

不错,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勇士,但是中华两千年“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思想也让这个拥有漫长历史的民族在现实中拥有大量脊梁已经被打断的人。

曾经有人说过,五胡乱华的时候汉人的脊梁就已经弯了;金元灭宋,汉人的脊梁就已经彻底断了;等到满清入关,中华已经只剩下奴隶。

如果说古人还有“忠孝礼义信”等三纲五常作为道德思想上的约束的话,那在经历了“批林批孔”,“文化大革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