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春节革命化(第1页)

转眼间,就到了除夕之夜。在老根子的养猪场里,围着一桌丰盛的酒菜,坐满了大队的“五•七”大军战士。登仁端起一只蓝边碗:“你咯里都是见过世面的城里人,响应**号召到我乡下来,我咯里是拍双手欢迎。今年过革命化的春节,三十夜晚都在我大队里守岁,也不回去和老婆崽女爷娘团圆。我啷样也不能亏待大家。要是平常,我八抬大轿也请不到你们!大家开吃,多吃菜。把咯只蹄花(蹄膀)叉开,我叫老根子多烧了一灶火,煮得烂烂的,还有鸡,鱼……吃了菜,再喝酒。有油荤填肚,不会醉。我咯里头是四特,我先抿一口,熊老师,廖老师,小顾,小张,老徐,到咯里几个月,着了累啊!你们随意喝酒,多吃菜!莫作礼啊!”

熊秉刚觉得,登仁从来没有说过这么多话。他好像还没有喝酒,就已经醉了。不过看得出来,他今天很高兴。这番话是真心诚意的肺腑之言。

前两天,应庭林陪同公社刘书记来检查工作,一进村,就挨家挨户检查社员家里的忠字台,很满意。看见大队门前的照壁和准备正月初一送到公社献礼的忠字台,更是眉开眼笑,赞不绝口。当即握住登仁的手说:“黄书记,工作做得很好,你辛苦了。忠不忠,看行动。你是**的好党员。我们都要向你学习。”登仁年过半百的人,从土改入党干到现在,从没有哪位上级称他为“**的好党员”!他心头一热,振臂高呼:“**万岁!”

这桌菜,老根子、少雄忙了两天才置办齐。大牛家杀了一头三百来斤的年猪,登仁早早就把蹄花定好,叉下来有10斤重,也只有养猪场的大锅才煮得下。鸡是登仁家自养的大阉鸡,也有7斤多重,鸡公头在鱼头闸下捕到一条8斤重的大鲤鱼。有这三样摆上桌,就是江西农村最隆重的三牲酒席。队里开挖了大水塘边的田藕,按劳力分给社员过年。那藕大如船,肥白粉糯,老根子把它洗净切段,扔进锅里和蹄花一起煮。这三牲,老根子也没什么讲究。一个字:煮!只不过大鲤鱼少放了些水,浇上酱油、葱花、生姜、大蒜、米酒,撒些盐,鲤鱼本身会出油,灶下烧大些火,在锅里滚三滚,也和城里人的红烧差不多。等到暮色霭霭,村街上已看不见人影,家家响起爆竹声的时候,养猪场的团年饭也开桌了。大家济济一堂,有说有笑地寻条凳坐下,登仁举起筷子点点人头,恰巧八个人。

这年春节,从全国考虑,大概是为减轻交通运输等各面的压力,便拿政治来说事,号召广大“五•七”大军,下放知青,就地闹革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