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省里要修五新水电站,派了许多“五•七”大军去搞宣传,公社点名要熊秉刚赶赴工地。
五新水电站就是现在的柘林水电站。
江西的地图,形状上像个老人头。如果按海拔实际高度做一个多功能的立体电子地图,人们会发现,整个江西南高北低,四周高,中间低,像一只朝北开口的大畚箕。地处赣中赣北那一大片最低的海拔50米至100米沃野,围绕着浩瀚的翻阳湖,无数条绿色蚯蚓般的江河,像章鱼的触角,向东西南北伸展。这里是江西的鱼米之乡。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也许应该反过来说,是这些河流绝大部分都汇入翻阳湖,最后注入长江。江河虽多,但主要的只有五大水系: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每条河的水波山色,旖旎风光,古往今来,都有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不朽篇章。就是这条毫不起眼的修河,发源于湘、鄂、赣三省边境的幕阜山麓,全长只有350多公里,从与湖南交界的铜鼓流过来,途经修水、武宁等县幕阜山的余脉,再迤逦往东200公里,就是大名鼎鼎的庐山。修河在山区迂迥,河道弯曲,落差大,险滩多,水力资源极为丰富。柘林就是武宁县境内的一处小山沟。当局决定在这里拦河筑坝,兴建水电站。这个电站从决策上看,还是正确的。至今,柘林水库、和柘林电厂,对于江西的水利和电力,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翻开最新出版的中国交通旅游地图册,你可以在江西省的地图上找到柘林水库。
当时的省革委会主任程政委,是中央副统帅的直接部下,干工作雷厉风行,气指颐使,好生了得!湾里铁路大会战、战备迁厂、工农业生产双突破,一项项大的工程,上马快,成效显著。思想不通先干了再通。建电站,指定某某时间上多少人,一个也不能少。谁出问题,拿谁是问。土石方工程,由修水、武宁、永修等邻近县和南、新两县承担。抽调的劳动力不叫民工,叫民兵,统称建站大军,一律实行军事化组织,在总指挥部下面,各县设团一级的分指挥部,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都以地名冠以营、连、排、班。霎时间,这群山壁立的谷地,过去人烟稀少的小山沟,修河两岸人山人海,千军万马战犹酣;整个柘林就是一条老街,原有的老房子根本不够用,总指挥部驻扎进去就全占满了。有些到得晚的部门,还要住帐篷,搭工棚。几万名涌进这块巴掌大峡谷的民兵,吃、喝、拉、撒、睡,全都以营为单位,就地自行解决。各营又把任务分配给连。各连的先头部队,就把原先各大队的手艺人:木工、瓦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