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着述(第1页)

第三节着述

卢可鉴一笑:“现在和你们也说不清楚,等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啊!”他长长的伸了个懒腰:“走吧,出去看看。”

来到外面,大步的走向正在紧张工作着得那个泥瓦匠和他的学生,认真的看了一会儿,却只有一个炉窑的雏形,离正式投入使用还远呢。卢可鉴没精打采的转身又走回了自己的寝宫,突然他想到了一个事:“若兰,给我把鹅毛笔和墨水拿来。”

“是!”

他要的东西很快就拿来了,卢可鉴拿起鹅毛笔沾了点墨水开始在纸上写字,一边写一边思考,很快的,一张纸就写满了,若兰站在一边好奇的拿起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中国的兵法。”

“兵法?是用来干什么的?打仗吗?”若兰按耐住好奇,认真的看了下去:“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它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和国家的存亡,因此,我们必须严肃对待、认真考察。

如何进行考察呢?要以决定战争胜负约五个基本要素为经,称为:五事;配以由五事引出来的七个方面情况,称为:七计。对敌我双方进行比较,作出估量,从中探索出战争胜负的情势。五个基本要素:一是人心,二是天气状况,三是地理情况,四是统帅,五是法制。所谓人心,指上下同欲、君民一心,一旦战争爆发,民众就会听从国君的命令,赶赴战场,为国家和君主出生入死、奋勇杀敌,而不存二心。所谓天气状况,指阴晴圆缺、酷暑严寒、。所谓地理情况,指高山低谷、远途近路、险势易域、地广道狭,和军事上的生地、死地。所谓统帅,指将军的才智、笃信、仁爱、勇武、威严。所谓﹁法制﹂,指组织编制与将吏职责的规定和军需供应的管理。

做为领兵的将帅对以上五个基本要素都要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因为只有深刻地了解并掌握了它,才能驾驭战争打胜仗;反之,如果不了解不掌握它,就会吃败仗。所以,不仅要懂得五事,还要根据由五事延伸出来的七计进一步具体分析比较,从而探求战争的胜负。七计说的是:哪一方的人心更齐、政治更贤明?哪一方的统帅才能过人?哪一方占有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法令严格执行、军令如山?哪一方的军队装备精良?哪一方的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分明、令行禁止?然後依据对这些情况的分析对比,就完全能够判明谁胜谁负了。”

若兰长长的叹息一声,放下了手里的纸:“殿下,这些都是您想出来的吗?“

“嗯?”卢可鉴放下鹅毛笔,抬起了头:“您说什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