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不消失也得小产(第1页)

(以下正文字数2101,章前不增加KB数)

通常我是没有习惯就一些实事发表观点的,今天就当一个例外吧。汶川的那条线我是非常熟悉的,进去的五条线路我至少走过了三条,而且不是一次两次,而是一个季节一个季节的。

在走过的路当中,印象中最糟糕的便是四川的那些山路,不说通往各村泥泞的乡级公路,单说电视里看到的记者们走的那些路往往在正常的时候,也是一边修路一边走的。那条路经常窄得错车的时候,车轮悬在半空。一辆车出现了问题,整条公路都像生病了一样。

只有到了那条路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大山腹地是什么,外来到了山里之后都是要手心出汗,即使是城里的老司机也会发现自己不会开车的。那一年随同剧组去拍戏的时候,也因为车坏掉,在盘山路上走了很远的一段路程,那种感觉的确不是想象中的旅游体验,我不知道多少人记得鞋子在泥水当中跋涉的感觉。如果需要走到乡级公路上,则需要自己绾起裤腿一边修路一边前进,滑坡和泥石流原本就是家常便饭。看到山体一阵尘烟,就是一片塌方。

山上滑下来的一块石头就可以阻断公路,基本上百十米一个转弯,一个转弯就要挖一个涵洞,路上仍旧坑洼积水,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一点点军队翻山进去灾区的感受,在平常的情况下都是如此,何况遭遇了地震之后,加上山里的气候变化非常快,想这些的时候,自己的身上立即便会湿漉漉的,那一带非常美丽,可是美丽的外表下一直隐藏着很多让人不适应的因素。

说这些,我是说很理解每小时六公里的行军速度,的确是很艰难。

关于地震预测的问题,相信有一点知识的人都会明白,从来地震预测便不可能精确到某时某地,这是人类科学领域的新问题,而不单纯是这一次……

说了这么多,就是针对一些谣言,那些谣言让人很生气,还有一点,叫人生气的,比如说,关于军人是否死伤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也希望捕风捉影的人动动脑子,地震是灾难,已经死伤了很多的人,军人也是人,有父母、兄弟和每个人一样。保全所有生命是进步的理念。

希望减少死亡,减少,再减少,希望尽快的,一切都好起来。(以下正文)

小伟的平安让习太钢有了动力,他在屋子里激动地走了几步,咬牙切齿,眼前的日子显然非常不如意,打打杀杀的过日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可是这些年随着钱的增多,早已经逐渐稳定下来,却不料,先是杀出来了一个郎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