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着作郎 紫葡萄(第1页)

贞观七年八月初三,是李湛前往吏部侯阙的日子,补阙能补个什么职官,李湛心里没底,身为吏部书令史的舅舅高渠,也从来未曾给他透露过一点口风,倒是从表弟高泽的眼中,李湛看到的是毫不掩饰的**裸的嫉恨之色。

这天的天气却是不好,昨夜起便阴雨绵绵,到李湛早起时,仍是秋雨绵长,天空阴沉沉的不见有放晴的迹象。

去往吏部的路上,李湛想起前几天去拜谢代国公李靖的事来。当得知代国公就是李靖时,首先涌入他脑海中的却是《风尘三侠》的传奇故事——然后才是能见到历史名人的激动,不过这激动中隐隐还有几分不安,紫茵曾说起过的那些长安旧事中,自己并没有和李靖有任何交集,而岑文本却说自己能回到长安补阙,多亏了李靖的请求——代国公还需求人,那么他所求的人岂不是身份更为尊崇?

而就李湛所了解到的情况,李靖自破东突厥之后,因功劳甚大,加授左光禄大夫,并由兵部尚书晋升为右仆射,成为宰辅。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贵人相助?

李湛在决意去拜谢代国公之前,倒是为了谢礼的事犹豫过一阵,对于真实的李靖,他并不了解,按说人家帮了自己这么大的忙,怎么也得备上一份厚厚的礼单,可是一来自己眼下确实没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二来他总觉得即便是从传奇故事中来看,李靖也不是那种贪图财物的人——然而无论怎么说,礼物总是要有的,所以他挑选了一块从伊州带回来的上品玉石,以为薄礼。

见到传奇中的主角,李湛自然有些激动,不过现在的李靖年近六旬,虽然还没有垂垂老矣,但和传奇中那个英俊潇洒,被红拂女一眼相中的青年才俊相去甚远了。然而他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儒雅风采和久居高位自然形成的沉稳威仪,还是让李湛觉得,纵使英雄华发,亦有雄奇正气,相比之下,他更敬佩活生生的李靖,而不是传奇中那个聪俊飞扬的少年。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自己让初次见面的李靖大为欣赏,不过这种欣赏没有表露在外罢了。也许是李湛两世为人,生死由他的洒脱气概,也许是李湛诚恳真挚、不卑不亢的态度,都让李靖难以将那个狂傲无礼、目中无人的李湛与眼前人联系起来。这也越发让李靖坚定了自己的初衷,只是在李湛补阙任职的事情上,他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暗示,反倒详细问起李湛在西域伊州的种种来,李湛自然据实以对,将自己在伊州所经历的事情拣重要的说了。

李靖似乎对于西域非常感兴趣,问了许多风土人情之事,及至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