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举荐(第1页)

太极宫,尚书右仆射衙署书房内。

李靖若有所思的看了眼李湛,发现李湛正认真誊写自己昨日所讲的兵法细则,过了半晌,终于缓缓说道:“若存且先停笔。”

李湛闻言放下笔,细心的将书稿用镇纸压好,这才抬头望向李靖,目光中带起一丝探寻的意味。

李靖也不废话,直接说道:“圣上已下诏,在魏王府置文学馆,使魏王自引文士,”说到这里,李靖顿了顿,观察着李湛的表情,见李湛面沉如水,一副认真倾听的模样,便又接着说道:“昨日魏王向老夫提出,想延请若存入馆,不知道若存做何想啊?”

对于魏王李泰,李湛还是有些耳闻的,据说很有些文采,擅写文章,但同时他也隐约记得,正是这个小胖子和太子李承乾在后来为了东宫之位拼了个鱼死网破——这种野心家,李湛可不想可他有什么瓜葛,因为他知道,一旦入了所谓的文学馆,他就会被有心人打上魏王一党的烙印,这在将来可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

更何况,眼下在李靖这里,能够一边学习兵法,一边可以提些建议,参与到具体的政务之中,对于李湛而言,无疑是目前最好的所在。

而李泰之所以想起来拉拢自己——姑且认为是李泰的主意吧——恐怕并非仅仅因为自己前身的才名和如今著作佐郎的官职,更多的,是想向岑文本有所表示吧,然而他能够向李靖开口要人,说明李泰对于李靖并不十分忌惮,这其中,又隐含着怎样的取舍,李湛一时不得而知。甚至在设立文学馆这件事的背后,有没有更为强势的存在,比如太宗李世民的意思,就更加让李湛难以揣测了。

不过,李靖这么问自己,是什么意思呢?是试探自己的反应,还是已经答应了李泰?难道说,是让自己拿主意?想到这里,李湛心里不禁有些小小的无奈——那种身不由己,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的无奈。不过他很快稳定了心神,想好了措辞。

李湛抬起头,语气沉稳的说道:“我还是想留在国公身边。”

李靖点了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欣慰,他当然能听得出来李湛语气之中的真诚,也从不怀疑这一点,只不过在这件事上,他也有着深深的无奈。

在战场上,李靖往往敢于出奇兵、用奇谋,然而身在朝堂之中,他却像变了个人似的,十足的忠厚长者,不能不说,这是他明哲保身的处世之道,或者说是身怀戒惧之心的必然。李靖面上虽然不动声色,可是心里却微微一叹,良久才对李湛说道:“魏王上奏章欲编纂《括地志》,已引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