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朝高级员工会议正在举行。
“小烈大人是说,我们可以在陕谷一带挖掘地道,埋伏人马,待等匈奴人一入陕谷,我汉朝神兵天降,立即杀他个片甲不留!”王恢点头赞赏。
窦婴道。
“确是好计,如此一来我方亦可节省大量兵力的投入。先可在山上设滚石檑木,或许不能全阻但亦能将匈奴的主力之师隔成数断,使之不能首尾呼应。杀敌一个措手不及。匈奴人慌张之余必定混乱,我们事先设好的陷井,机关就派上了用场。倘若在此时能损敌十之一二,则匈奴军心已不稳,溃退之际。只需以我十万之师,便可稳操胜券。”
“二位大人所言甚是。另外既然决定在马邑设伏。势必先要将边民驱散。迁移至别处,如此一来,边境空虚,难免会为匈奴人所警觉,不肯深入腹地。则我方奇谋难成。不若教边民也于家中挖掘地道,作息与日常一致,以麻痹匈奴探子。待等引得匈奴兵一至,所有百姓可迅速避入地道。二则平日也可用来避守,防备匈奴人三不五时的侵掠,保存我边关百姓的安全和财物。”
众人议论纷纷。
东方朔坐在旁边挖耳朵。我目光四处打量、游走。看看人都到齐了,独不见主父偃,如此重要会议没有他的份,怪不得胖子要郁闷了。
见没我什么事,想准备走人。
不过没人注意到我,因此又不好提出。大家正讨论得热烈,如火如荼。
刘彻略一顿,道,“马邑城北连大漠,东临京都,西面黄河,居于朔中地带。而朔州三面环山中部开阔,水草丰美,粮仓丰盈,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此地也正是我大汉朝与匈奴接壤之地,匈奴人入我中原,先必下朔州攻雁门,马邑城可谓重中之重,绝不容许有失。众卿且每人拟定一个详细的作战方略,以作参考。朕此次定要教匈奴人有来无回!”
此时,有人在殿外求见。
“御史大夫韩安国,求见陛下!请陛下赐见!”
“这个老匹夫!又来做什么?”刘彻怒。
“陛下,韩安国曾任北地都尉多年,对匈奴战况颇为熟悉。不如听听他的意见。”窦婴道。“况且此人乃一员猛将,陛下北伐匈奴,势必要以韩安国、李广为大将军也。”
刘彻遂命人传旨接见。
少时,韩安国一身戎装步入大殿,虽年约五十,仍然威武高壮,身形挺拔,不愧为大汉朝一员悍将!未见皇帝,便已远远地长跪于地。
“臣有罪!泣告于陛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