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小石子,投进一锅沸腾的开水,动荡了一阵,竟然诡异地平静下来。
然而大家都知道表面上冷却了,却是另一次沸腾的起点。只要柴火不断,必定煮沸,煮干,煮熟了。只是却不知最后的赢家是谁?。
至于这添油加醋,上灶添柴的事,我们大家最在行了。只须一两日,在我们强悍的长安八卦组织带领下,通过团员们的不断努力,各种各样的流言与揣测很快就在古代封建统治的高层内部散播开了。
皇帝遇刺……下落不明……匈奴人即将大军压境……以及长安兵马开始了秘密调动,等等。
没有预料中的恐慌,惊悸,几家欢喜几家愁。长安城,在前一阵子的燥动不安后听到如此劲爆的传闻,竟突然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在观望,在等待。当然,还有某些人不可抑止的,对权利的**在内心开始迅速膨胀,直到有一天,撑破他们的胸膛,便就要跳出来指手划脚,上蹿下跳一番了。
那高高在上的一张龙椅,是多少人的梦想啊!
我们全都在等待,看看谁的耐心更好。大街小巷仍旧是繁华热闹的,小老百姓依旧美美地过着小日子,完全不知即将风云突变。
……
不过这事倒是急坏了不少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群众。比如说太后王志,国舅田汾等等。在数次没有见到太皇太后的面后,王太后急得在宫内走来走去,不时要人去看看未央宫那边的动静。
闯宫……?
谁也不敢,谁也没有这个胆量。
有的人是怕皇帝还是好端端地在里面,正在看着他们外面的这些人在如何表演,左右兼顾,踌躇不前。有的人则是怕皇帝根本没在里面,那薄薄的帘子一掀开,便无法控制风云突起,变生肘腋。
因此,未央宫反而是安静了。汲黯、郭舍人按时在未央宫轮流换班,有时听见里面传出有人读《孔子》、《春秋》的声音,内侍每日依时送饭,更是让人无法生疑。
王太后、田汾也不是省油的灯,早已暗中设下了重重叠障,此时别说有人以探病等缘由要见皇帝,就是有十万火急的军情上报也无法上达天听。
……
此时长乐宫也是不平静的。
窦老太后支撑起疲弱老迈的身体,龙头拐杖重重地撞击着白玉石的地面,一声又一声,在空荡荡的殿里分外震憾人心。
窦婴、田汾、韩安国等朝中重要官员都在殿内,等待着老太后发话。
外面流言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