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回信(第1页)

“原来你在混黑道,怎么你遇到的全是些怪物?哈哈哈……”

青墨回信的开头是一连串的哈哈,然后有一段嬉笑怒骂,夹带一些友好的问候,我这里省略了,我觉得他也是个怪物,我的经历太戏剧化太故事化,谁看到都要问下这是真的吗?有幽默感的人甚至也许还要赞美我有成为戏剧家的天赋。可他毫不犹豫就信了,好像这是挺平常的事情,这到底证明了他见多识广,还是他只是个童心未泯的孩子?

但我不关心这个问题,我关心他对我提出的问题有什么看法,在信的后面,他有一段长长的文字,写得很严肃很认真。

信件内容:

“刘文弟和司马郎都是站在这个领域尖端的巨人,对于巨人,用寻常的道德观去要求他们是徒劳的也是可笑的,他们只需要面对历史而不需要面对寻常人的责难,这就让一切的事情都变得简单很多,你用不着去想你的责任你的问题,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局面中,寻求一个道德上的风向标是愚昧的,你已经成为与他们并肩的巨人而且又占了重要位置,那你再去考虑责任和道德就显得可笑了,也毫无意义,所以我的意见就是,你看不惯谁就打谁。我说得够清楚了吧?不够的话请往下看。”

我看到这里不禁笑了,他的意见如此简单,这令我想起师父所说的,思考深奥的哲理性东西对解决实际困难毫无用处这句话。也许简单的做为才是看透人生大智慧的真正表现形式呢。

然后我饶有兴趣地往下看。

“谈到中国人的地域歧视和国人畸形的骄傲,恐怕还得从国人的家庭观念说起,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在改革开放前,极少有中国人为享乐出游,离家只为处理公事或私事。离家后,都总觉得这是一种流放,多少会思乡,无论他家乡多么落后,他都把回乡看成主要乐事。”

“中国人的天性决定他们不可能成为殖民者,虽然在北美,在印度,在爪哇以及世界各地都有中国人的身影,但哪一个也不是他们的定居点,国人更像候鸟,因为某些原因流落他乡,而在出发前,国人就已做好周密的返乡计划,即使客死他乡,比如把过去20年移民美国的中国人数与葬在美国的人数对比,差距是巨大的,你会发现,葬在美国的尸骨都属于流浪者和无家可归的可怜人。”

“所有外国人都承认,中国人是敏锐小心的商人,耐心勤恳的劳动者,更是爱家的民族,即使闯荡四海历经磨难,最大的心愿也是回归故土,叶落归根,国人对祖国的爱和故乡的眷恋令他们对同胞也都表现同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