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稻基鱼塘的实战(第1页)

城阳心中无限怅惘,陪伴她的了妄禅师突然念叨了两句诗。

“入莲池,折桂枝,芳袖动,芬叶披。”

城阳当然知道这两句没头没脑的诗从哪来,这两句诗后面还接了一句“两相思,两不知”。

她笑道:“和尚你错了,我不是不知,他也不是相思。”

了妄自忖自己不如城阳知道得深,便道了歉,又请城阳协调寺庙搬家的事。

在繁华红尘大都市里开寺庙嘛,一定要和邻居相处得来,不然凡尘俗世都够喝一壶的,还参什么禅?

城阳在酉禅寺听了一会儿沙弥尾唱的经筵,取的是本土化了的佛教故事,又陪小朋友们玩了一会儿游戏,临走给他们每人都送了一盒茶饼,这方赶着夕阳落山前回城。

去时心事愀然,来时山色正好。

自从李咎发力在奔民生经济之后,金陵城的日子更加好过了。

之前富是富着,富在商人,富在豪强,底层百姓才被洪水肆虐了一番,又没有新的生计,哪还有日子过?

直到李园的产业逐渐转移到金陵,那才渐渐地红火了起来。

因此城阳沿途所见,平民之家早已和她刚来金陵时所见的大不一样。

城阳不大爱和命妇交际走动,金陵周边却来了许多次,算得上亲眼看着金陵的百姓翻身的。

酉禅寺一行让城阳的心静了下来,沿途看着百姓之家和乐美满的样子,对比其他地方贫苦落后的情形,则让城阳产生了一种“即便今生摸不着新世界的大门,倒也不虚此生,也不枉费李伯休的努力争取”的感觉。

李咎都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暂时与现实妥协,她又有什么好矫情的。

事实证明,李咎的妥协很有意义。

不论是尹州的经济作物种植,又或是金陵花圃的繁荣,至少客观上都推动了富豪之家霉在库房里的金钱进入市场。

甭管这钱从哪来,又会被谁收走,反正它被投进了流通,投进了流通就一定不止用在了一个环节里,大面上讲,财富增加了。

财富总量增加了,参与生产的人,就算被拿走得再多,总会跟着涨一点钱。

可能原来一年生产五十两银,被拿走八成还剩十两,现在一年可以生产五百两银,被拿走九成,还剩五十两。

是被剥削得更狠了,总归是得到得更多了一点儿。

李咎于是忍了下来,只要百姓能学到技术和知识就行,保持着与生产力同步进步的步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