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方)天健行/杜昆/攻击力250磅/防御力330磅/敏捷力70/……
(红方)西南大学/王子超/攻击力120磅/防御力480磅/敏捷力110/……
当比赛双方的攻防数据刚一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台下立刻就是哗然一片,喜怒哀乐,什么表情的都有。
周信第一眼看见这个数据的反应就是电脑搞错了!
作为次重量级的拳手,杜昆的各项数据算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敏捷力竟然难得达到70,真是难能可贵。看见杜昆的数据时,周信暗地里点了点头,还不忘夸赞一句:不愧是天健五虎的二号人物,果然实力强悍!
然而,等到周信看清楚王子超的数据时,他顿时就傻掉了。看过上万场的拳击比赛,他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夸张的数据。敏捷力110!这差不多是杜昆的一倍了。
在周信的记忆当中,也有不少敏捷力超过100的拳手,但这样的拳手大多数都是出现在羽量级和轻量级当中,极少出现在次中量级拳手当中。而且这样的拳手都是属于极端分子,由于太偏重于灵敏度和反应力的训练,所以在攻防能力上无一例外的都级差。也真因为如此,这样的拳手实际上的作战能力并不突出,所以近年来已经很少见到了。
可是这个王子超却显得与众不同,120磅的攻击力在这类拳手当中算是很高的了,不过这还能让人接受。但480磅的防御力,就无论如何也让人想不通了。就这样一个不算魁梧的身体,怎么可能承受480磅的重击呢?相比之下要壮上一大圈的杜昆,防御力也不过才330磅,即使换上重量级的拳手,480磅的防御力也算是相当不错的。一个次中量级的拳手,怎么可能呢?
所以周信马上做出的判断就是电脑搞错了。
这可不是周信不信任电脑的分析,而且他这一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
要知道,由于现在还没有开始正式比赛,双方选手都处于静态,很多数据的判断并不是很准确。比如电脑对敏捷力的判断是从拳击手的出拳速度、移动速度、躲闪速度和反应速度四方面来综合衡量出的一项数据。而在拳手没有全力展开移动,没有快速出拳的之前,微电子探测器只能根据他的肌肉纤维强度、骨骼的强度以及体内生物能量强弱的反馈信号来预测他的敏捷力。当然,这样的预测也是有着科学根据的,可出错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准确性远没有比赛开始后的数据高。
不过,即使是电脑搞错了,这个王子超的数据也太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