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过后冲一下新书榜,同时加更一章,在线的朋友,请帮忙投一下推荐票,不胜感谢。老朋友们请多帮忙,新朋友们也请放心,老何是一个守信用、质量稳定的作者,更新稳定,从不断更。所以新老朋友请卖老何一个面子,到时助我一把力,助我上榜。下周唯有努力码字多更以回报!郑重承诺:要是朋友们助我冲进新书榜前十二名,每日三更伺候,绝不食言!)
崔府座落在深水巷深处,占地不下一百亩,七处大院,百余处小院,层层叠叠,亭院曲折,说是袁州城中最大的宅院也不为过。崔府的主人,乃是身为袁州刺史的崔贺尧。说来一州刺史也不过是正四品,虽说唐朝厚待官员,奉禄优厚,但只凭刺史的奉禄是断然置不起如此宽广的一处宅院。
而且就算崔刺史不怕被御史弹劾,贪污亏空,收受贿赂,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建造一处令人侧目的宅院落人口实。但崔府宅院之大袁州人人皆知,也无御史参劾崔刺史“奢靡浮华、不事节俭”,为何如此?只因崔贺尧是四姓士族之中首屈一指的清河崔氏旁支。
贞观年间在坊间颇为流传的四句话是:“年轻有为,进士出身。编修国史,娶四姓女(崔、卢、郑、王),此为唐朝四有新人的标准,由此可见士族的荣耀,在士子以及百姓之间有着无以复加的影响力。而始终位列四姓之首的崔姓,人杰辈出,家风不坠,不但成功地将名声煊赫、备受推崇的高门望族地位维持了长达七百多年之久,而且仅在唐朝便出了十二位宰相以及无数三四品高官,更有一些诗人写出名垂千古的诗篇,比如崔灏和崔护。
有唐以来,自唐太宗李世民起就对士族心怀忌惮,同时又有仰慕之心,采取明里拉拢暗中打压的策略,先是下令不许崔、卢、郑、王四姓通婚。不过禁婚令不被四大姓氏放在眼中,表面上令行禁止,私下里仍是联姻不绝,以保士族血脉高贵。李世民虽然也算出身世家,不过与四大姓氏相比,差之甚远,且李世民身上有胡人血脉,即便身为皇上,李世民面对四大士族,既有些自卑又自觉高高在上。
唐初官员修订《氏族志》,把崔氏列为第一,李世民得知后大怒:“崔氏早已衰微,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下令改为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长孙氏第二,崔氏列第三。可惜的是,李世民贵为天子,金口一开,《氏族志》虽然改李氏为第一,天下所有士族却无人承认,还尊崔氏仍为士族高门第一,更讽刺的是,长孙氏更是从来没有被几大士族提起,连李世民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