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七令(第1页)

说来,倒还是七令出的主意。

行至半路,七令忽然想起崔向说是要回明月山,而明月山举办州学和崔氏学堂的学子聚会和诗会,她也听郑瑾儿说过,心中有了一些想法。

七令不愧为七令,和郑瑾儿心意相通。郑瑾儿心思放下,不再想一些烦恼之事,就又想起崔向所作的《寻芳》诗,当然崔向并未明说此诗名为《寻芳》,但她却想当然将此诗命名为《寻芳》,至于芳踪何人,她也许没有细想,也许想到了,不愿明说罢了。

一时意动,就让马车停下,从暗格中取出笔墨,提笔录写了一遍《寻芳》。写完之后,她反复看了几遍,也是颇为满意,一笔娟秀、细腻的小楷,笔迹隐隐有颜体的风格。

七令接过一看,“呀”的一声说道:“娘子的书法进步不小,字里行间有欢喜跳跃之意,可喜可贺。”

八归看了几眼,也是由衷赞叹:“恭喜娘子,真的是大有长进。”

郑瑾儿脸色也是微有喜色:“其中也有崔郎君的诗作之功,诗言心声,书写好诗之时,心情舒畅,下笔如有神。”

八归对崔向还是颇有敌意,不快地说道:“小恶人……崔郎君的诗作还算清新可人,不过好象也不过尔尔。”

“咏春寻芳之诗,前人之作多有牛毛,崔郎君能不落俗套做出如此清新雅致之作,实属难得。此诗就算父亲见到,也要大加赞叹。八归,切莫带着偏见说话。”郑瑾儿对这一首《寻芳》极为喜欢,不让八归说上一句坏话。

七令眼睛一眨,忽然笑了:“娘子,我倒有个主意,可以帮崔郎君一帮!”

“讲来听听。”

“娘子可让郑十三将纸笺送到明月山上,当面交与崔向,正好大庭广众之下,可让崔郎君声名大振,再有才子佳人的相遇之事,定将帮他大大打出名声,或许有助他以后考取功名。”

唐人向来风气开放,才子佳人,或是携妓游玩,在文人墨客眼中,只是风流韵事,可扬名,绝不会有污名声。

八归当即反对:“为什么要帮他?才不。娘子不可答应!”

七令反唇相讥:“为什么不帮崔郎君?崔郎君为救娘子,挺身而出,自己却被公鸡拧伤,如此男儿,天下少有。再有我们先前污他清白,错怪了他,有错在先,现在帮他一帮,也是理所当然。”

“还是不行……”八归另有担心,“娘子主动送纸笺给崔向,在外人看来,就有示爱之意,岂不有污娘子名声?”

“非也,非也!”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