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崔九(求票求收藏)(第1页)

(十二点过后,加更一章,新书冲榜,请大家推荐票火力支援,也请大家将本书放入书架,谢谢。)

唐朝时佛教大兴,不说寻常百姓出家者众多,连许多文人墨客也曾出家为僧,比如大诗人贾岛就当过和尚,不过后来在韩愈的劝告之下,又还了俗。也有一经出家就终身为僧者,比如著名的寒山和拾得大师之中的寒山,就是出身于官宦之家,后来出家后,成为一代高僧。

崔向还知道,两年之后,大唐将会出现一位曾经出家为僧的皇上!

有唐以来,佛教与道教一起并存,不过自唐太宗李世民信佛敬佛以来,又有高僧玄奘大师西天取经,以一人之力力辨西方十四国,被十四国共尊为法主之后,至大师东归长安,太宗亲率文武百官出长安城相迎,从此佛教大兴。

期间虽有道教大力排斥佛教,但因佛教教义之中的济世救人之说与大唐蒸蒸日上的国力相应,在百姓之中深得民心,流传甚广,道教无法在教义上超越,又没有可以与玄奘大师相提并论的大德之士,所以逐渐式微。再有佛经博大精深,即便不信因果之人,也会被佛经优美的文字所折服,只作学问研究之用,也令人向往,再者初唐之时出家为僧需要考核,必须学识渊博者才会成为和尚,所以当时和尚称呼乃是尊称,非有真才实学者不可得,许多大诗人乃至高官权贵都以有一名和尚友人为荣。

再后武则天当政之时,更是将佛教推向新高。至今许多经书的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便是武则天所作,历经千百年不衰,仍传诵不绝,为人所称道。待其后的唐玄宗继位之后,先有开创密宗的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更有佛门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不仅成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还被日本人民称之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意为高峰)。

当时大唐国力鼎盛,四海臣服,未尝不与当时的佛教兴旺,所有信仰佛教之国,无不以大唐高僧为尊有关。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衰弱,同时因为出家为僧之人众多,良莠不齐,寺庙占地过多,难免会滋生不良和尚。再后又因自肃宗之后,皇上多信玄幻之说,妄求长生不老,崇信邪道,大唐日益衰微,再无盛唐气象,民心再无济世向上之意,上行下效,于是道教再兴。

当今圣上武宗信道,自登基以来,逐年压制佛教,但百姓多年对佛教的信仰并非一朝之功可以改变,所以信道者还是不多,尤其是众多高官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