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端午(第1页)

赫林好奇地看着几个汉人手上托个粽子发呆,不明白他们吃错了什么药。像是约定好的,全师的炊事班都煮了这种裹着杂粮的绿叶小团,那些平时凶神恶煞的军官一见这在他看来像是牲畜饲料的东西,居然黯然神伤了起来,有几个还偷偷掉了眼泪。让壶方官兵们大开眼界。

“那叫粽子,汉人们过节时吃的。”他的哥哥达汉言简意赅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此事要说到三闾大夫。话说他在汨罗江畔……”胡芝杭倒是不厌其烦地讲了一大通,可惜他这个蛮夷连汉话都听不全,要理解这种引经据典的掉文不知等到哪年哪月。

“你说这粽子?”李雪鳞三两口消灭了一个,含糊不清地说道,“那什么……古时候汉人也分很多国家。有个国王很窝囊,他手下一个大官治国是把好手,却不被重用。他觉得这么下去肯定亡国,没希望,就跳江死了。没多久这个国家果然被人灭了。”

师长的解释倒是好懂,但是——

“这和粽子有什么关系?”

“据说那大官很得民心,又爱国。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吃他的尸体,就做了粽子扔江里。”

“那粽子不是该喂鱼?为什么你们都吃了?”

李雪鳞打了个饱嗝,拍拍他的肩:“听说是为了纪念他投江,提醒大家能像他一样替自己的国家着想。嗯,应该是吧。这个大官虽然和他国王一样窝囊,至少还不算糊涂,看得见眼前的危机。后来灭他国家的那个大国统一中原,这个习俗就流传到所有汉人中。五月初五吃粽子,就是这么回事。你说的那些人,他们看到粽子就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这也没办法。”

赫林无法理解这个在他看来极为荒唐的故事:

“也就是说,有个小国的人担心自己国家,担心到最后就自杀了。当地的人纪念他。灭了他们国家的人反而继承了这个风俗?”

他摇了摇头:“简直莫名其妙!”

李雪鳞挠挠头,觉得对一个外族人解释这种融入每个汉人血里的文化传统实在有些困难。想了想,说:“赫林,打个比方。如果苏合人所有军队都打过来,我们赢不了,结果全战死了,这事应不应该让人记住?”

赫林点点头。

“如果杀了我们的苏合人也敬重勇士,觉得他们的族人遇到外敌也应当这样抵抗到最后一人,就把这种纪念流传下去,你觉得好不好?”

赫林又点点头。

“那个大官也是一样。虽然他的国王不是好东西,但大家纪念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