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很多人漏订了这一章)
耶律宏紧张地咽了口唾沫。看看身边的阿史那哲伦,这个木讷的小子也如临大敌的样子,抓着刀柄的手用力得有些过分,青筋一条条迸了出来。
再看看其他亲卫队成员,清一色刀出鞘,弓上弦,面向外侧围了个松散的圆圈。
圆心处,是这支刚刚颠覆了辽东政治版图的军队所有高级军官。一位中将,六位少将,十二位准将,国防军的将官们都在这儿了。李雪鳞站在前头,其余人自觉地按照军衔在他身后分列,形成一个规整的等边三角形。
“按照你的吩咐,把‘界碑’都竖起来了。”张彪上前半步,和中将并肩而立,指点道,“一共投入了两万士兵作业,还征发了三万苏合奴隶,一些人已经先赶到了前头,五处同时进行,预计十天后全部完工。”
一阵腐臭飘来,李雪鳞皱起眉头。
“别忘了让士兵注意防疫。勤洗手,勤换衣,戴口罩。活着的苏合人我们不怕,死了的可有些麻烦。”
如果这是李雪鳞在他白色大帐里开会说的话,大家都会给点笑声。但眼前的情景实在不适合渲染轻松气氛。
李雪鳞他们所站的地方是另一个世界通辽城的位置。在他们前方不远处,每隔十米竖立着一根比碗口稍细,长六尺的木桩,被两头削尖后插进地里。每根上头串刺着一具苏合人的尸体。经过马匹的长途拖运,尸体已经腐烂,手脚也不甚齐全。但只要胴体部分还在,就能让木桩从肛门,也就是骨盆处穿入,一路透过腹腔、胸腔、脖颈,自大张的嘴巴穿出。木桩顶部预先被烧红的铁块烙上黑麒麟图样,这样一根完全由有机物组成的装置艺术品,就算是天可汗李雪鳞与昔只兀惕可汗阿拉坦乌拉之间的界碑。
这样的界碑足有十二万根,如果算上预定要就地解决的苏合奴隶,全部完成时会有整整十五万,沿着一些天然的河道延伸一千五百公里。从科尔沁沙漠东侧开始,拐个弯到大兴安岭西侧,一直北上到接近呼伦湖。通辽就是这些界碑的起点。
十五万根木桩,十五万苏合人的怨魂,为黑狼王在草原上的传说敲响了最强音。
又是一阵恶臭。李雪鳞皱起眉,但迈步向前走去。十几位将军只得跟上。
“这个人是和我们对战的苏合将军。”张松指着前面一根木桩道,“虽然他战术不怎么样,倒是条硬汉,率队殿后,让士兵们撤退。”
“……英雄,到底是以结果还是以过程来定论?”
“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