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州翻翻几个裱画匠的垃圾桶,旧纸要多少有多少。等写了字再做做旧,身上捂捂、茶水擦擦,很容易就能变成一本看起来传承了上百年的旧册子。纸质不统一很容易就能用“海外荒岛,片纸弥足珍贵”来搪塞。反正查无对证。
别说这泰清殿内无人能立时区分真假,就连行家都难以分辨。何况就算日后召集了宫中的画师来研究,谁都知道鉴定这种东西要冒杀头的风险,不敢一口咬定这就是假的。
在晋王的说明中,小皇帝匆匆翻看了册子,因为动作太急还弄碎了两页发黄发脆的纸。末了,将“族谱”交给黄启收了,再次打量着李雪鳞。
李毅和小皇帝相处日久,看那眼神就知道李玉澄已有八九分信了。此刻他只要出声呼喊,不但能立刻拆穿这野小子的伪装,还能呼唤侍卫将其立毙于殿中。可偏偏仆固德润与耶律宏一左一右将他夹在中间,只要他敢稍有异动,立刻会有两柄刀子从胁下刺进胸膛里。那种刀他见过,正是仿制了李雪鳞当初在中京街头用来“钓鱼”的黑色直刀。尖锐的刀尖能轻松贯穿皮甲,连寻常铁甲都不在话下。三条血槽光是看就让人不寒而栗。谁如果被这种凶器刺中,十有八九会鲜血流干而死。
在顾惜性命的前提下,李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皇帝掉进陷阱里,去询问李雪鳞那支流落海外的血脉。李雪鳞的口才他是知道的。虽然很粗俗,没文化,却总能说得人打从心底相信。而小皇帝一旦纠缠上细节,绝无可能再反思最根本的问题——李雪鳞宗室的身份是否是伪造的。
这也难怪。由晋王口中说出来,这事的可信度就显得更高了些。而若不是恨李雪鳞入骨且对他知根知底,李毅也断然不信有人胆子大到在皇帝面前冒充亲戚。
让李毅无比郁闷的是,天底下真有吃了豹子胆的人存在,而且还让他阴谋得逞了。
“如此说来,蓟县伯与晋亲王平辈,乃是朕的族叔?”小皇帝抠细节显然已经抠得很深了,连辈分都没遗漏,“可是……可是赐封王爵实在马虎不得,朕要和大臣们商议商议。”
李雪鳞用微笑催促着晋王替他开口道:“启奏陛下,此事其实有些隐情,只怕缓不得。”
“晋亲王何出此言?”
“陛下,当日蓟县伯初入辽东时仅四十余骑,自保都力不从心。但为了替朝廷征剿苏合,永除边患,于北海边会盟漠北各部,这才聚起了大军。”
小皇帝点点头。这段故事在李毅说来自然是图谋不轨的铁证。但今天听到这种说法,倒也确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