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攀比心态实在与生俱来的。尤其是小孩子,没有人生经验的约束,对于攀比更加热衷。像李玉澄这种从小长在深宫的周围没人可以比较的,就会变得与自己攀比。一开始由晋王监国时还没什么。李毅他们为了做亲情公关而坚持早请示晚汇报,无形中让小皇帝多少了解了一些帝国的现状。很多问题可以将原因推到谁也无法追究的天灾上,但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因此李玉澄对归在他名下的这个国家并不满意。
小皇帝对理想帝国的要求倒也不高——太平无事,能不让他听到需要费神处理的坏消息就行了。
李雪鳞能看得出小皇帝在犹豫。李玉澄年纪仍然太小。以至于会真的相信“欺君”是个具有吓阻作用的罪名。他可以断定李雪鳞所言不尽,却不会怀疑不实。一个繁荣富强的帝国,代价只是一纸承认既有事实的诏书。这个诱惑不算小。
“陛下!切不可听信此人花言巧语。彼行事残暴不仁,臣未尝听闻不仁而有信者。陛下!”
李毅叫破了喉咙,小皇帝仍在犹豫。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形势变得越来越不妙。
他不愿再放弃这最后的机会,直接对着殿上侍卫们喊道:
“辽东匪首李雪鳞,图谋不轨,暗藏凶器上殿!陛下为奸人所惑,危在旦夕,众侍卫快快将匪首斩杀!”
几个拿刀架住李雪鳞的侍卫踌躇一下,快速交换了眼神。小皇帝似乎没听见李毅的越权下令,或者听见了却仍在权衡,没有及时制止。
四个侍卫中有三个维持了原状,但有一人却咬咬牙,举起刀就要砍下。李毅的使者曾暗中许诺给杀了李雪鳞的人黄金百两,良田千顷,封乡侯。他想赌一把运气。
眼看这个活着的战略武器按钮就要被解除保险,晋王仿佛已经预见了十万铁骑践踏整个华北的情景。从李雪鳞来到燕州来秘密见面,他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反复权衡杀与不杀的利弊。杀了李雪鳞固然有可能让辽东群龙无首,但见识过齐楚和张松等人的死心塌地,他很怀疑这么做有多大的可能不会变成火上浇油。
但等到沧州郊外这个年轻人借着御敌将自己的兵马都留在了原地,而晋王本人孤零零一个被数百李雪鳞的嫡系精骑裹挟着来到京城,就算想动手也绝无可能了。
而现在这个机会又出现了。只是需要他在零点几秒的时间内做出曾花了半个月也没结论的决定。
“住手!”
殿上众人都愣了。喊出这声的不是幡然醒悟的小皇帝,也不是刚刚拿定了主意的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