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惯了就好”这件事上,费泗第一次领教了李雪鳞轻描淡写的功力。这哪能习惯啊!墙上挂的拓扑图上有一多半名词是他从没听说过的职位。诸如国务院总理大臣、副总理大臣,这些还可推测是如同国丞一般的角色,或者可比为朝廷的中书令。但渤海王却异想天开地将户部的职能拆分为民政部和财政部,将刑部和大理寺改为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从礼部中割离出个文教部。其余的兵、吏、工虽然职责没怎么变,名称已经换了一个,在新设立的十多个部、厅、局中显得不再像以前那么起眼。
费泗仔细听了李雪鳞的讲解,摇摇头:“王爷,您这财政部就类似于太府寺,最高法院就是大理寺。这些现成的都有了,何必改个名。没得让朝廷抓住把柄。”
“我这么做自然有理由——”
费泗做出洗耳恭听状,李雪鳞的回答却让他差点从椅子上滑下来:
“说起来很简单:大夏的职能划分我不了解也不熟悉。那就干脆套用我了解的那些东西。”
费泗立刻有了后悔的念头。说到底,蛮夷就是蛮夷啊!这一个个名字稀奇古怪的什么工业部、内政部、国家安全部、公安部、海关总署,等等等等……哪一个能对应到三代之治的?大司农就大司农罢了,非得叫什么——农业部部长、财政部部长?听听,多没文化!照这么说,管一个局的叫局长,管一个院的叫院长,那管一国的怎么不叫“国长”?
李雪鳞早就料到会遇上这种反应。随意地摆摆手:“这事没有商量的余地。我管理这个国家,自然凡事要让我觉得舒服才行,费先生你尽快习惯吧。可别到岗后找不着北。说到底,名字是虚的,权力和义务是实的。你该操心的不是机构和职位设置。”
费泗勉强点点头,道:“敢问王爷,这国务院副总理和渤海郡总督……”
“国务院是统领各部、厅、局的中央行政机构,简单地说,比你们的尚书省高半级。对于普通的事务有决定权。我一般不会介入国务院的运作,除非出现特殊情况。国务院总理大臣直接对我负责,副总理有多位,主管分配给各自的一摊事,协助总理大臣与各部、厅、局,以及地方行政机构之间的协调。比如说你去做副总理的话,我就准备让你具体负责民政和文教方面。”
这倒新鲜。渤海王直接讲明了会让总理大臣署理国务,听起来权位还不小。
“那……渤海郡又是如何划分?大夏不设郡,只有府、州、路。”
“问得好。现在我治下分为三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