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征服和同化(第1页)

“打过这一仗,昔只兀惕的人心会散,找不了你的麻烦。草原上,可汗虽然是公推的,但各部落权力也很大,常有不服管的情况”夜色下李雪鳞和张松、黄杨并肩走着。说是巡营,其实是在大家分道扬镳前做最后的嘱咐。

“人心都是肉长的。我张松虽然被叫做‘张疯子’,拿士兵的性命去冒险的事坚决不会做。”

“你错了。有时这个险必须冒。其实任何事都有个动态的最佳平衡点,看具体情况而定。作为一个命令就能直成千上万官兵与死地的高级将领,你们一方面要冷酷,将士兵看成数字,看成达到目的的消耗品。另一方面你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那些伤亡报告背后都是有家人、有梦想的一条条生命,每一个都无比宝贵,不容践踏。”

张松拼命点着头:“这意思我也模模糊糊想到了,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没错,是这个理!”

“你们两个都有些毛病。黄杨,你总是有点和官兵们拉开距离。我知道你心里挺看重自己读书人的身份,但这个问题很可能致命。改掉它。另外你在战争中表现得过于冷漠了,尤其是对部下的牺牲重视不够。以后多在营地里转转,和他们一起吃饭聊天,明白吗?你手下的是人,和你我一样的好汉子,蔑视他们就是轻鄙你自己。张松,你倒是能和士兵们同甘共苦,但过于爱护他们的话,一是容易有骄娇二气;二是我们还有不少大仗硬仗,从你开始各级军官心都软了,还打个屁。一路上多琢磨着,下次见面时让我刮目相看,嗯?”

二人这才明白,李雪鳞亲手杀死伤兵原来还有这么一层意思。如果要说国防军里谁最草菅人命,那非中将军长莫属。一次试探性的佯攻就可能造成几百人的伤亡,后撤命令稍微下得晚一点,代价就是先头部队折损过半。就拿他们还只是一个旅时打的仗来说,乌苏里江畔一战本来并非不可避免。打输打赢,敌人都会跑回去报信,倒是溜之大吉了,双方兵力接近,阿古拉未必敢冒险一战。但李雪鳞还是下令进攻,代价就是近千的伤亡,全部家底足足折损了四分之一。而当时的那些士兵,现在还活着的至少是个尉官,像韩世烈等人更是成为了将军。

李雪鳞是想用这种近乎自虐的方式来提醒自己——无论他用何种理由来解释,那些士兵因他而死是不会改变的事实。

不过谁都没想到的是,这项仪式竟然被军中各族战士认可,并被外界附会成各种版本,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就是:

“当勇士即将死去时,黑狼王会吞下他的心脏,将灵魂直接送到天上的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