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李毅恨得牙痒并不是李雪鳞的初衷。真要追根溯源,他一直都没有没有和晋王世子为敌的念头。完全是被迫接招。李毅说不上理智的举动给了他一些摊牌的机会,但更多的是打乱了原定步骤。
比如说,按照李雪鳞原本的构想,他是没必要这么急着孤身犯险的。等自己的根据地稳固了,军队更壮大了,这时再去包装个皇族的身份。到时候可以借鉴朱棣的做法接管政权。反正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效忠的是个姓而不是具体某个人。只要皇帝还是老李家的,他们不介意换个人磕头。何况比起幼弱的小皇帝来,奠定大夏北疆百年太平的渤海郡王更能胜任管理国家的工作。
李毅恼怒计划被打乱,李雪鳞同样很窝火。他也不想做得这么咄咄逼人,偏生朝中有人就是针对他而来。得知了李毅想让他提前背上“叛逆”的罪名,李雪鳞明白,一个能够满足天下人期待的身份必须赶紧弄到手。不然在这个重视伦理纲常的时代,篡位者要解决的舆论问题会让人发疯。许多人最后实在受不了,干脆一杀了之,还株连。李雪鳞倒不是忌惮诛十族这种暴行,但为了统治的稳固考虑,能和平过渡当然是上上大吉。
如果他一直都满足于以局外人的身份关起门来当军阀,必然会在政治和舆论斗争中失去主动权。反复考虑之下,李雪鳞觉得还是有必要闯一趟龙潭虎穴。成功的话至少在短期内可以安心整顿郡国内部事务,开始一系列构思已经成型的改革。
在第一回合的交锋中,因为被李毅在背后放了冷箭,他算是落了一回下风。那么等到大家面对面了,李雪鳞不认为靠小聪明还能扳回多少分。或许在添乱方面他是比不上李毅,但从小到大看了那么多警匪间谍的片子,李雪鳞很明白像这种场面该怎么做。
李毅是个好挡箭牌,可是万一被他趁乱逃了呢?总得有个备份心里才踏实。
在专人去通报的这段时间,他们几个被小黄门看得紧紧的。仆固德润笑嘻嘻地走到李雪鳞身边,用苏合话说道:
“您真是胆大妄为。可是做出这种事来我们还能不能出城?不知您考虑过没有。”
李雪鳞耸耸肩。假装掸灰,手指在肩上敲了几下。吐谷浑王子一愣,随即明白过来。难怪李雪鳞宁可多冒些风险,也不让齐楚他们跟来。
“他们现在去哪儿了?难道是代国公的府邸?但他只是尚书令,没法调动卫戍京畿的兵马……”
“多上一道保险而已。”李雪鳞用汉语说了这句话后,已经从匆匆赶来的内侍脸上看到了自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