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推心置腹(第1页)

李雪鳞从辽东到贝尔加湖东奔西走了一年半,也马不停蹄地打了一年半仗。队伍从亡命时的四十九人扩展到鼎盛时的六万人,再到大战后剩下的四万整,损失很大,收获不小。算下来,从最初的麒麟队到现在的国防军,李雪鳞麾下总共有两万两千多名各族战士马革裹尸,重伤失去战斗力的也一万有余,而他们的对手则连军带民,献上了足足三十万条人命。盛极一时的晃豁坛部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了。

“……因此可以说‘山洪’完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甚至有所超越。我们在最后一战中的损失远远小于计划容忍范围,这使得战后我们能够从晃豁坛手中平稳接过辽东的支配权,不会导致一些骑墙派的异动。事实上还有不少部族眼巴巴地要加入我们,甚至包括一些苏合的成员。”

从天兴四年元月说起,一个小时将一年半的战斗捋了一遍。一场场有代表性的战斗被毫不藏私地端上台面。有对付阿古拉部的运动战、有对付苏合平民的特种战、有一锤定音的大迂回突袭战。李雪鳞本就口才上佳,不仅将战斗经过说得简明扼要又跌宕起伏,还配上了对双方表现的剖析。完全中立的视角甚至让人怀疑这些仗是不是他打的。可是不得不承认,经他这么一分析,原本觉得云山雾罩的大破苏合传奇变得像是两人在演武场上对打一般,你来我往的拆招都看得清清楚楚。

就在文官和武官都听得津津有味时,李雪鳞最后一句话引起了满堂哗然。

“苏合?李将军,你都已经把他们十几万军民钉在桩子上了,苏合人不找你拼命反倒来投军?”刘云峰长期戍守西南苗疆,对游牧民了解不多,完全无法接受这种匪夷所思的事实。

“就算他们来投了,你也敢收?真不知是苏合人在犯浑还是你……”刘云峰摇摇头,在晋王刀子般的目光下总算把最后几个字咽了回去。

“事情要区别对待,刘将军。我军中曾有些从战奴升上来的士兵,这次都清退到了预备役和军马场。但苏合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些地处偏远的部族长期受到排挤,甚至为了争夺牧场被同族刀枪相向。其实苏合人只是统称,就像我们自称汉人,可汉人打汉人的事难道还少了?”

胡四海捻着美髯,笑眯眯地接上话茬:“阳朔老弟,你虽然折损了这许多,可也收了不少。一进一出恐怕还是赚了吧?想让你吃亏可不容易。”

李雪鳞恭恭敬敬施了个半礼:“胡将军客气了。如果从兵员总数来说,因为得到了契丹等族的集体效忠,我已经有了两个满编的军,每军六万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