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郎零伤亡的一战打成了传奇。国防军的军官们倒不觉得什么——对付那些士气、纪律、装备、技能、指挥,没一样及格的乌合之众,就算对方人数再多,赢了也没什么光彩的。但夏军不这么看。山贼战斗力确实不行,却是出了名的难缠。十次剿匪有五次官军是被折腾得灰头土脸,草草收场。还有五次则是和山贼达成协议,让他们交些银钱和人头,官军卖个太平。就是这么一伙人,居然被只有自身二十分之一的部队打得稀里哗啦,也算是大夏开国以来头一遭。
一战击退三股敌人后,接下来的路途就顺畅了许多。或许是因为晋王主动将那支夏军剿匪有功的事沿途大报特报,总之一些刚被李雪鳞掌握到的蛛丝马迹都悄悄收了起来。虽然一行人还不至于每到一处就被簟食壶浆地夹道欢迎,但也能白天赶路,晚上在各地大户人家的宅院里歇歇脚,不用担心再有人筹划“误伤”事件了。
这一日,队伍浩浩荡荡到了齐冀交界处的重镇沧州。晋王照例带着百十亲随先去沧州刺史那儿巡视,李雪鳞等人则绕过城,去实现打点好的一处大宅子落脚。
官道一般都是穿城而过。绕城是为了不扰民,但也意味着要走上十几里坑坑洼洼的烂路。在这冬天,一些洞口被雪盖住了看不出来,大家都走得很小心。无论是人还是马,在这儿崴了脚都不是开玩笑的。
李雪鳞与沧州府派来领路的一名判官牵着马,并肩走在队伍前头。
虽然是重镇,沧州的城墙却并不高——以李雪鳞的标准而言。见过了巍峨的西安和南京城墙,这儿才十来米高的夯土砌石城头只能用简陋来形容。不同于晋王治下热闹安定的燕州,也不同于他治下生机勃勃的海兰泡大本营、海参崴军港、万邦总督府,沧州总让人觉得很萧瑟。城头上的旗帜也是破破烂烂的,进出城门的百姓个个面黄肌瘦,眼中了无生气。
李雪鳞怕爱马踏风蹄子踩空,在前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找些话题和沧州府判官聊了起来。
“说到沧州——对了,铁狮子。有名的沧州铁狮子在不在?”
“铁……呃,将军是说铁狮子?州府衙门前的两头石狮子倒挺有名,是用泰山上运来的石头由名匠雕琢出来,每个有六尺高呢。至于这铁狮子……”
“哦……原来这儿没有……”李雪鳞在寒风中紧了紧衣领,对判官笑道,“没什么,我随口一说。我曾听人说沧州有头铁狮子,高有两丈,很是壮观。大概我记错了罢。”*
判官年纪尚轻,好奇心很强。李雪鳞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