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新话题
圣旨很快就下达了,皇恩浩荡,同时赐婚三对新人,这不说空前绝后,在整个历史上也不多见,于是,这个话题立即取代先前的“临场选婿”、成了长安乃至关中地区近期最热点的话题,如果依照被人谈起的次数换算成网络点击,即使不灌水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事后听秦大少及程宇笑谈,就连百花苑的嫖客、甚至西市的小茶楼,都有类似后世群组一样的松散组织,没事就聊两句赐婚,颇有点“不识赐婚新进展,纵称才子也枉然”的气势,我真有点担心,以后出门和人打招呼会换成“今天赐婚了吗”?
不过,没有过多久,也就二十多天,我就彻底放下了心,因为长安城中又有了新话题,赐婚已经退居二线,淡出平民百姓的视线,而要再次占据娱乐头版头条的位置,除了中途出现什么不可预料的波折外,最有可能的就是大婚前后,而按圣旨所说,大婚要在今年九月底,现在才五月初,时间还早。
抢了赐婚话题的主打“新闻”是,圣上将派昆丘道大总管阿史那社尔等率兵讨伐受西突厥挟制的龟兹国,并授权见机歼灭西突厥。
说到此次的主帅,昆丘道大总管阿史那社尔,可是大大有名,是唐初名将之一,能征善战,他出身突厥贵族,原与唐敌对,后贞观九年率众东行降朝,对大唐忠心不二,贞观十年正月,抵达长安,授左骑卫大将军,不久之后,娶南阳长公主,成为驸马。贞观十四年,授行军总管,随当时的吏部尚书侯君集灭高昌国。战后,侯君集私分战利品,唯阿史那社尔秋毫不取,事后,侯君集获罪入狱,阿史那社尔被太宗盛赞廉慎,赐予高昌宝刀及杂彩千段,并令检校北门左屯营,封毕国公。后又随太宗征高句丽,兼授鸿胪卿。
就在一年前(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阿史那社尔与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共为瀚海安抚大使,灭掉了乘唐太宗率大军亲征高句丽之时数次发兵入寇夏州(治岩绿,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的薛延陀,使北部边境从此得到安定。史书有载:阿史那社尔忠心不二,临阵奋勇,屡建功勋。他入朝为驸马,出则为战将,不避艰险,征战四方,尤其为开通“丝绸之路”做出了很大贡献。在他身上,既体现了李世民的民族政策的胜利,又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为官清廉,生活简朴,功勋卓著,从不自傲。史臣曰:“历代武臣,壮勇出众者有诸,节行励俗者鲜矣。社尔廉慎知足。”(《旧唐书•阿史那社尔列传》)
对于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一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