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老天咋不劈死那败家子害人精?
一个看似无关大局的小事,可能左右甚至改变整个战局,我对这话以前听得多了,今天才算是第一次身有体会。
我没有想到我这次的举动较我想象中的效果要大,至少原来我认定的只到“部”这一级,可如今显然已经超出我的预期。因为崔二郞没有骗我,他真是感觉作不了这么大的主,这看似是个小事,可是却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他向上禀报到了圣上那里,折子上说得好,请求圣断。
如是,在经过再一次等待之后,就在我和崔二郞都有些焦急之时,上面终于来人了。
晋王李治,那个上次我生病之时代表皇家看过我的那个李治,这次又代表圣上来了。看来我和他还真是有缘啊。
“子云怎么突然想起捐粮了?”李治看上去和我年纪仿佛,但作为皇族,还是相当有气势,衣着光华,相互礼让间谈吐得体,相貌也较魏王泰要清秀,甚至有些羸弱。一母同胞的兄弟,魏王和晋王差别怎么就这么大?至少同晋王相处,远没有面对魏王时的那种压抑。
“在下于这些天,也见闻了一些,虽然刘家庄在这次水灾中也损失不少,但相较其它地方还是稍好些,眼见这些天粮价反复波动,在高位徘徊,民间也是人心浮动。所以就想起捐粮来了,”我小心措辞,“当然这不是质疑朝廷,朝廷的办事能力在下不敢妄加评论,但看到百姓在如此大灾之下都相当安定,在下也是打心眼里佩服的。但在下既然是大唐子民,沐浴在皇恩下,不忍心看到这些事全压在圣上及各位大人肩上,作为一名大唐子民,在下也想尽自己绵薄之力,为圣上为大唐分忧,古圣人有云:‘位卑不敢忘忧国’,虽然在下不是圣人,可也想出自己应尽的一份力。”我一边小心暗中观察晋王治的脸色,一边组织自己的言辞,直说得正气凛然。
“位卑不敢忘忧国”晋王治听我所言后,没有什么表示,但却将这句反复念了好几遍。听得我一愣。
糟了,这话经他这一理解,可不是说我嫌自己职位低吗?虽然我没有实职,但有爵位啊,这可不是好事,我得澄清。
“子云真乃忠直之人,听说还想将家中存粮也支援朝廷赈灾。”晋王并没有给我机会,而是立即又说到另一个话题。
我是卖,可不是无偿支援,这点得说清,不然,要我无偿拿出一万石,那就要了老命了,我还指望着这卖粮的钱来完婚呢。
“虽然刘府也受了灾,但这些年也有些存粮,只要朝廷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