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窝囊(第1页)

张亮的做法非常令人不解,这已经不光是胆小可以解释的了。

但他却不想想,人家高句丽人也不是木头桩子,唐军不主动进攻,人家就原地待着不动,不会反过来主动进攻唐军吗?

这天,一场惨烈的厮杀,就在鸭绿江上发生了!

鸭绿江东岸,或者说是南岸的高句丽人,一开始还真被林十万等人的船队给吓住了,紧急加固城防,害怕被唐军杀进城去。

甚至,连南线战场上跟新罗人的战斗,都被高句丽主动停止了,好抽调更多的人手回来防御唐军!

但等了几天,发现唐军就只是在江上徘徊,并不主动进攻后,高句丽人这才反应过来。

然后,高句丽人立刻在城中悄悄的打造对付水军的器具,准备火油等各种物资,一直准备了半个多月时间,感觉足够充分之后,就在这天主动发起了攻击!

而唐军这边,林十万等人也很憋闷。

且不说林十万本人以前就是海盗,是个火爆脾气,就是被宁书成给俘虏之后,也是很快就被任命为水军头目的,向来都没受过这么憋闷的气。

尤其宁书成平常交给他们的,都是遇到战斗不要退缩,要勇敢面对等思想。

可现在,张亮派给来统领他们的将官,却跟张亮一样的窝囊胆小,就只会死死遵守张亮的命令,坚决不对岸上发动任何一点进攻,还不许林十万他们靠岸下船,生怕他们会惹事……

这天,等船队不知第多少次又从国内城外江面路过时,前方忽然出现的一座浮桥,挡住了船队的去路!

国内城(后世吉林集安市),紧靠在鸭绿江北岸边上,曾经是高句丽的都城,唐朝时也依然是高句丽的陪都。

而汉代的平壤城,其实也在国内城不远,大同江边上那个平壤,则是北魏时期,高句丽为了躲避中原王朝的进攻,才迁移过去的。

再次强调,高句丽是华夏的地方割据政权,跟棒国没一点关系。后世棒国是窃据平壤为国都,冒认祖宗而已!

总之,国内城由于曾经作为国都,城墙建得格外高大,可说是高句丽国内处平壤和辽东城外的第三大城。

城内不光人口众多,还储存有很多粮草等,而且最关键的还是国内城的地理位置,只要唐军占据了这里,就能彻底控制鸭绿江,把高句丽一分为二,让其两头不能兼顾!

这也正是李世民让张亮派一只偏师来鸭绿江的目的。

如果这个计划成功,那么胜利的希望还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