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重赏(第1页)

李世民认为,宁书成之所以能那么快拿下国内城,大概原因也是一样的。

嗯,可见之前宁书成要离开时,他要求宁书成将无尘道长留下的命令,是多么的英明神武!

虽然为了这事,他没少受那些文官们的谏言和批评,说他身为皇帝,不该搭理那些江湖骗子,更不该把这种人当做大军的依仗……

为了彰显明君形象,李世民还是很能虚心接受大臣们的意见的,但很多时候也就是听听而已,事后绝不会改善。对待无尘道长,李世民就是这样做的。

废话!

李世民当然知道无尘道长用“法术”炸城是骗人的,当初宁书成这么规划时,就已经跟他汇报过了。

李世民只是利用无尘道长的身份,达成自己的目的而已——除了借助无尘道长的威名吓开敌军城池外,李世民还想向世人传达一个信息——自己真的是上天之子!否则,法力这么高深的无尘道长,怎么会任我这个皇帝驱使?

很显然,那些大臣们表面上反对李世民的理由是说什么“子不语怪力乱神”,其实也是别有用心!

——自从秦始皇开创了大一统的集权王朝后,一直到隋朝发明三省六部制之前,这几百年里华夏都面对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宰相和皇帝争夺权力的斗争。

翻看一下从三国到隋朝之前的历史,几乎每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前一个朝代的宰相!然后他们自己建立的朝代,用不了几年也会被自己的宰相篡夺掉,整个华夏仿佛都陷入了黑暗的漩涡……

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大臣的权力太大了。

尤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只要他想,理论上就能把皇帝架空成傀儡,成为名副其实的无冕之王!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想解决这个问题,但一直想不出有效的办法,或者想出办法了,但还没来得及实施呢,就被宰相抢先篡位了。

一直到隋朝,发明了三省六部制,将原本属于一个宰相的权力,分散到了十几个官员手中。才算解决了这个困扰华夏几百年的问题!

在三省六部制下,只要皇帝不蠢,懂得拉拢分化的手段,就能让这十几个拥有权力的人互相斗来斗去的。只要别让他们团结一致的对付自己这个皇帝,那么皇位就绝不会再被篡夺掉。

这也就是为什么从隋朝之后,再也没出现过一个成功篡位的宰相!

但即便如此,大臣们跟皇帝互相争夺权力的本能却是不变的。只要有机会,大臣们就会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