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煽动(第1页)

不过,俘虏了渊盖苏文后,宁书成就再次改变了主意——他现在不急着想杀回国内去了,而是想要借着渊盖苏文在高句丽国内的名气和号召力,做一番大事!

而要做这番大事,光靠渊盖苏文的名头还不行,手下还要有尽可能多的兵。

渊盖苏文强征而来的这些民壮,正是再合适不过的兵源!

“呼……”

宁书成长舒口气,走到那些被捆绑着扔在当地的民壮面前,脸上摆出了一副尽可能亲切的笑容。

“高句丽的兄弟们!你们人数这么多,为什么打仗却如此不堪一击,轻易就变成了我们的俘虏?”

“别羞愧!我看到了,你们很多人的脸都红了,不过用不着!我说这些,不是要羞辱你们,也不是向你们炫耀宣威军的君威……我要说的是,你们并不弱!但就算是一群猛虎,如果任由一头猪率领着,打败仗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

“而你们的首领,就是一头猪!没错,不光带领你们打仗的人是猪,还有平日统治你们的县令、城主、国王,全都是猪!”

“他们不光是无能的蠢猪,而且还贪吝残暴之极!他们自己不会种庄稼、也不会制造物事,根本养活不了自己,因此就只能从你们手中掠夺粮食和财物!”

“同时,他们又怕你们会反抗,所以从小就对你们灌输了很多奴性思想,把你们教育得像绵羊一样,任凭他们怎么从你们身上吸血,都不敢反抗……”

宁书成说的这些,是把后世的“资本论”等革·命理论,用这时代老百姓能听懂的语言说了出来。

说实话,宁书成并不认为那些革·命思想适合六世纪时的古代社会。

任何理论和制度,都要与同时期的生产水平配合才行,并不是说越先进的理论就越高级、越厉害。就像WIN10系统不能装在八十年代的电脑上一样——硬件根本驱动不了。

社会制度也一样,王莽出台的那些政策,放在二十一世纪看全都是非常正确的,但为什么却在汉朝时搞得天下大乱?

道理一样,就是因为那些政策理论太超前了!

所以,宁书成并不打算在唐朝搞什么社会、什么主义。

而此时之所以拿出这一套来,无非就是故意给高句丽挖坑——这套理论的煽动性可是很强的,如果高句丽百姓们信了这一套之后,全都自发的反抗高句丽国王的“残酷剥削”,搞得高句丽国内大乱,对大唐自然是好处多多。

更重要的是,这套理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