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不破不立收强者(第1页)

所谓的花石纲,就是徽宗赵佶用来运输东南花石船只的编组。

大宋陆运﹑水运各项物资大都编组为“纲”。如运马者称“马纲”﹐运米的称“米饷纲”。马以五十匹为一纲﹐米以一万石为一纲。

徽宗赵佶在政治上极端的腐败,生活骄奢淫逸,挥霍无度,酷爱花石。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最初,擅长媚上的蔡京取江浙花石进呈,后来,规模越来越大,他也开始主持苏杭应奉局,专门索求奇花异石等物,运往东京。

这些运送花石的船只,每十船编为一纲,从江南到开封,沿淮﹑汴而上,舳舻相接,络绎不绝,故称花石纲。

花石纲之扰,波及两淮和长江以南等广大地区,而以两浙为最甚。凡民家有一木一石﹑一花一草可供玩赏的,应奉局立即派人以黄纸封之,称为供奉皇帝之物,强迫居民看守,稍有不慎,则获“大不恭”之罪。

搬运选定的花石时,直接破墙拆屋而去。凡是应奉局看中的石块,不管大小,或在高山绝壑,或在深水激流,都不计民力千方百计搬运出来。

江南各地,只要应奉局的人听说哪个老百姓家有块石块或者花木比较精巧别致,差官就带了兵士闯进那家,用黄封条一贴,算是进贡皇帝的东西,要百姓认真保管。

如果有半点损坏,就要被派个“大不敬”的罪名,轻的罚款,重的抓进监牢。有的人家被征的花木高大,搬运起来不方便,兵士们就把那家的房子拆掉,墙壁毁了。

应奉局的差官、兵士乘机进行敲诈勒索,被征花石的人家,往往被闹得倾家荡产,有的人家卖儿卖女,到处逃难。

这花石纲一说乃是杨志亲眼所见,亲身押送,自然是知道确有其事,而鲁智深则是想起了镇守西北的种家。

大宋初年,有明君,有良臣,有猛将,这才打造了这大好江山,那时候最有名的将门就有种家和杨家。

那时候西北的西夏经常与大宋开战,在种世衡的率领下,在较短的时间内西北边疆建起了一座抗击西夏的新屏障。为了表彰种世衡的功绩,朝廷命名这座新城叫青涧城。

种家军的创建者种世衡死后,他的八个儿子皆在军中服役。杨家将有满门忠烈,七狼八虎出幽州,种家军也是勇猛非常,一家数代保大宋至今。

时至今日,种家这一代的种师道等人依旧镇守西北,阻挡西夏大军,可惜他早年间就得罪了童贯,导致现在的日子也过的不少,要不是有西夏这匹饿狼需要钟家军应付,恐怕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