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府被攻破,这就相当于岭南军可以直接北上抵达金国都城上京,而且这片地区乃是平原地带,并无任何的阻碍和关卡。
一边是自家的都城有难,一边是近在眼前唾手可得的大宋都城,完颜宗翰和完颜宗弼一时间都难以取舍。
完颜宗弼从东路而来,到达东京城的时间较早,不但有七万金国精锐,还有郭药师的五万常胜军,麾下的将领也有完颜阇母、完颜昌、刘彦宗等人。
在得到辽阳府被岭南军攻破的消息之前,完颜宗弼就率兵猛攻东京城,想要尽快灭了宋国。
在东京城第一次被围的时候,这座到大宋的都城内有禁军十余万,再加上种师道等人陆续前来的勤王大军,最后总数达到二三十万人之多。
东京城解围后,这些勤王大军没有按照种师道等人的建议去黄河等地驻防,其中一部分被遣送回西北,一部分参加两次太原解围战而遭到击杀,还有一部分被投降派大臣唐恪、耿南仲以缺少粮饷的理由遣散。
因此当金国第二次南侵而来,完颜宗弼率领的东路大军到达东京城外的时候,城内的守军居然只剩下了七万禁军。
闻之京城有难,大宋皇帝又被困在城中,各地的官员和将领再次招募兵马前来勤王救援,可惜他们的一番忠君护国的好意,却都被投降派的朝臣们碾碎了。
大宋的天子赵桓性格懦弱,反复无常,一直徘徊在主战和投降求和之间,并且大部分时候他更倾向于跟金人议和。
正是因为大宋的皇帝如此,导致主战派的种师道和李纲等人先后被贬,主和投降派的人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此番金国再次派出两路大军来袭,更可怕的是兵马数量要比先前更多,因此当得知东路军的主将完颜宗弼率领十多万大军轻松渡过黄河之后,赵桓又恐惧了起来。
议和!
一定要议和!
有了这位懦弱皇帝的旨意,投降派的唐恪、耿南仲等人立刻派人向各地传达了旨意,命令所有勤王大军撤回,以免激怒了金人。
面对这道圣旨,所有前来救援的大宋将士都是悲愤莫名,但无法违抗旨意的他们也只能或是驻足不前,或是返回来处。
唯一的例外就是南道总管张叔夜,他率领自己的两个儿子伯奋、仲熊,违抗了这代表了不抵抗的投降式的圣命,募兵一万三千人勤王救驾,在颍昌府遭遇完颜宗翰部,大小十八战互有胜负,最后全军突入东京城。
此时的东京城有兵马七八万,粮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