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郁闷的被押送到了开封府,李南按部就班的回答着堂上府尹的问话,此事一来并不复杂,二来有数量众多的目击者做证,所以三言两语便说清楚了。
听完了这桩案子的来龙去脉之后,宋府尹却有些犯难了,因为此案太过的特殊,竟然无先例可循。
气死人算不算杀人?这实在是个难以判断的事情。
想了想,宋府尹冲着原告赵才子问道:“你跟死者在京中可有亲友,有没有通知他们死讯?”
听起来这只是很寻常的一句问话,实际上里面却有着宋府尹的小心思。
这种律法没有规定,并且没有先例可循的案件,他有着很大的自主权,也就是说既可判处李南有罪,也可以判他无罪,全凭宋府尹自己的考虑。
宋府尹问这话的用意就是查探原告和被告的根底,只要知道哪一方的后台更硬,那案件的结果也就出来了。
赵才子显然也意识到了宋府尹的用意,连忙答道:“学生和吴兄借住在国子监吴博士家,吴兄乃是吴博士的亲戚。”
“原来只是一个八品的国子监博士。”
宋府尹点点头,又冲着李南问道:“武松,你在京中可有什么亲属需要通知啊?”
“有!”这时候如果不提人的话就是傻子,李南当即高声说道:“此次我前来东京就是为了看望故交,他叫做王闳孚,听说王兄是当朝四品的殿阁待制。”
四品的殿阁待制对上了八品的国子监博士,原告和被告两方的人脉孰强孰弱清晰可见,宋府尹正打算申斥李南一番,就此宣布无罪释放之时,忽然感觉王闳孚这个名字似乎很是熟悉,不免愣了一愣。
伺候在一旁的押司见到府尹的模样,赶忙凑过来悄声提醒道:“大人千万要慎重,这个武松认识的王闳孚可是宰相王黼的儿子。”
“什么?”听到这个名字后,宋府尹不禁大惊。
如今的大宋朝派别林立,其中最大的一派当属蔡京,宋府尹的女儿就嫁给了蔡京的儿子蔡攸,所以他也属于蔡党中人。
除了蔡党之外,还有王黼、梁师成、童贯、高俅等等小一些的派系,而其他官员都各自寻找靠山聚拢,平日里大家也是井水不犯河水。
王黼无论从权势和地位都要差了蔡京许多,可是他现在正是当朝宰相,宋府尹做事也不得不多给这位王宰相几分面子。
原本就是一个四品对八品,现在一方又多了宰相的儿子,宋府尹心中的天平再次倾斜,当即命人给李南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