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朝的官员任命书叫做告身,而告身又可以分为三种。
最高级的制授告命由天子授命,用于对执政大臣的任命;次一等的是敕授告身,出自宰相之手,可以用于中级官员的任命;还有一种是奏授告身,那是由尚书省具钞上奏,以御画奏钞授官,用于对中下层官员的转任。
李南从怀中取出的就是敕授告身,简单说这就是宰相亲自发出的委任书。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个告命文书的区别,不过王县令立刻就念出了上面的内容。
王县令也没有按部就班的将文书上那些官面文字都念出来,而是简略成了一句话。
武松升为郓州的都虞候!
都虞候虽然是个军职,但这怎么说也是从五品的官,从这一点来说,他要比七品的县令和六品下的高大人在品级上高了不少。
听说李南竟然成为了五品官,无论是王县令、冯县尉,还是当堂的衙役和众多百姓都很是惊讶,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位阳谷县的都头竟然一下子成了大官。
这封买来的告命文书已经到了几天,李南本想等阳谷县的事情办完再去上任,没想到却在今日遇到了意外,只好先拿出来了。
此时李南已经成为了大宋的五品官,那他就是这县衙大堂上官职最高的人了,按照范县丞的说法,他也就成了可以做主之人。
可惜谁要是真的这样想,那就错了,因为范县丞并没有打算认输,他的底气就来自于那位承直郎高大人。
高大人也没有想到竟然会遇到这种事,不过向来嚣张跋扈的他,依旧狂傲的说道:“哼,区区五品的武官还不放在本官的眼里,今日我说你有罪,你就是有罪!”
自己已经是都虞候的身份了,对方还如此说话,李南很是诧异,不知道高大人为何如此强硬。
李南不知道这位宋大人的来历,王县令连忙为他介绍道:“这位高大人是东京城的高太尉的远方侄子。”
“高太尉?高俅的侄子?”
听到这个名字的李南一惊,不过听到对方只是高俅的远亲侄子后,却又放下心来。
如果这位高大人是那个作恶多端的高衙内,李南估计还会担忧起来,可仅仅是一个高家的远亲,光凭这点想收拾自己,那还真的不够格。
明白了高大人的底细后,李南走到了对方身边,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低语道:“不久前我才从东京回来,还曾跟蔡太师,王宰相和泾国公等人听曲赏舞,不知道高大人可认得他们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