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吃饱饭就能收买(第1页)

终于有了可以正常交流的人了,李南叹了口气问道:“他们饿了多久了?”

“多久了?呵呵。”

这都头苦笑了几声,无奈的说道:“您说的饿多久了,这我还真不知道,我只知道从来没有见到他们吃饱过。”

其实这就是李南不了解大宋,以及厢军的形成原因了。

宋太祖于乾德三年,将各地的精兵收归中央成为禁军,剩下的老弱士兵留在本地,称为“厢军”,隶属侍卫司,实际上只是管辖厢军的“名籍”。厢兵主要从事各种劳役,因而也称为“役兵”。

自从宋初的厢军制度开始执行,大宋的百姓基本上摆脱了徭役、夫役、力役的困扰,得以致力于耕作或其他劳动,这有利于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

然而时过境迁,原本适合大宋初期的厢军政策也变成了另外一种作用,那就是大宋的垃圾桶。

无论是各地因为天灾人祸出现的流民和难民,还是犯罪之后被发配出来的罪犯,统统都丢到了厢军这个垃圾桶中,朝廷除了原本的一些粮饷之外,基本上对其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

如果有劳役需要人手,那大宋的官员们就会从厢军这个垃圾桶中挑选一些人去做事,遇到打仗的时候人手不足,也会在里面挑拣一些做炮灰,这就是厢军的作用。

随着大宋朝的发展,高官权臣们都学会使用这种简单的方式,将跟多的流民和灾民丢到厢军之中,所以这里就成为了现在这个样子。

听完了这个都头对厢军的一番介绍,李南算是了解了一些,不过他还是疑惑问道:“那你们的粮饷去哪了?”

“还用问么?”都头苦笑着伸手冲上指了指,这意思不言自明。

克扣粮饷是大宋武将不多的赚钱法门,李南对此也有所耳闻,只不过没有想到他们会做的这么狠,竟然长年累月让这些士卒饿着肚子。

既然这样,李南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只好无奈说道:“好吧,我明白了。”

在这几个都头的带领下巡视了一番这处厢军驻地,李南发现这地方靠近山岭,地上多是石头,根本就不能种植,难怪会划了这么大一片地方给厢军驻扎。

“不对啊。”李南想起来一件事,开口问道:“我的手底下除了你们这些都头,还应该有一些乘局,押官吧?”

李南说的都是厢军中的低级军职,毕竟这一军也有上千人,总不能什么事情都要让他这个都虞候亲力亲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