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已经有了制作玻璃的能力,不过要跟大食国那边的成熟工艺相比差的还是有些多,所有珍品还是都来自大食。
烧制玻璃并不是多难的事情,至少要跟制造出合格的炮管来说,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大宋绝对不缺能工巧匠,他们只不过不知道其中的秘诀,所以烧制出来的玻璃才不对劲,恰好李南就知道其中的区别,那这事就算是有希望了。
“王公子,我一个朋友家恰好有一件足够惊艳的琉璃珍宝,不知可否作为贺礼?”
王衙内指着桌上的蓝琉璃瓶问道:“比这件好?”
“好上数倍吧。”李南自信的说道。
“好!”听到这话,王衙内心中大喜,当即说道:“只要你拿来比这更好的琉璃珍宝,那我到时候必定重重酬谢你!”
李南笑道:“酬谢之事休提,只要王公子能满意就好。”
听到不用花钱之后,王衙内更是欢喜,此时他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冲着李南问道:“这办这件事的时候是否需要出城?”
“我那朋友家并不在东京城,所以我需要亲自前往将东西取来。”
“这样啊……”王衙内对身边的随从说道:“听说那个花花太岁被人杀了,高俅正在发疯准备封城缉拿凶手,给他一份为相府出城办事的手谕吧。”
事情果然像李南预料的那样,高太尉肯定不会放过杀子的凶手,封城挨家挨户的搜寻凶手也是应有之意。
如今有了宰相府的手谕,李南就一下子变成了为相府办事之人,哪怕是高俅也不会怀疑到他的身上了。
王衙内满意离开,李南跟柔娘主仆二人交代了几句,也立刻向咸平赶去。
此时东京城内的禁军已经出动了,封城之后开始在各家客栈等外地人落脚的地方调查,随后应该就会展开更大范围的搜索。
这件事搞的这么大,不止是因为高俅的儿子被杀,还因为那火器爆炸造成了巨大的声光效果,而在大宋的都城弄出爆炸还搞的百名禁军死的死伤的伤,这绝对算是一件大事了。
宰相王黼现在是权倾朝野,如日中天,宋徽宗对他十分厚待,把他的住所叫“得贤治定”,还亲自为他题写九处亭、堂的牌额,可见这君臣的关系有多好。
李南拿着王黼的手谕离城,自然是无人敢阻拦,轻轻松松的就脱离了这处险地。
因为早就在东京城外设置了一个安置点,所以李南快马加鞭的来到距离东京城三十余里外的咸平,也见到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