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等人对公孙胜颇为信赖,当即就制定了一套专门针对呼延灼的战术,并且也顺利的实施了。
当日呼延灼还是如同往常一样,依仗着己方无敌的三千重装骑兵冲阵,没想到这次梁山的贼兵却坚持不退,利用拒马、陷马坑和绊马索等等手段来拖延时间。
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原本看似晴朗的天空上迅速的出现了大片的乌云,仅仅几分钟就开始风起云涌,一滴滴雨点已经落了下来。
呼延灼身为将门之后,如何不知道重装骑兵的缺陷,因此连忙鸣金收兵,可惜已经晚了。
重装骑兵的优势非常的明显,他们的缺陷也是极大,远远不如轻骑兵的机动灵活。
听到鸣金收兵的命令后,三千重装骑兵也想要迅速回返,可被雨水淋湿的地面和周围梁山贼兵奋不顾死的纠缠,终究还是让他们失去了回去的机会。
随着暴雨倾盆的落下,战场上的黄土变成了粘稠的黄泥,不要说重量惊人的重装骑兵移动不了,就算是早有准备的梁山步卒们走起路来都是拖泥带水的极为费力。
重装骑兵们眼看这周围有无数敌人包围过来,不想死的他们立刻脱掉了身上的软甲钢盔,跳下马向本阵逃去,更多的则是死命的鞭打自己的战马。
三千匹战马拼命的嘶吼,却依旧无法拔出深陷在黄泥中的四蹄,随后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敌人逼近过来。
呼延灼见到自己最倚重的三千重装骑兵被困,此时他也顾不得许多了,连忙下令全军掩杀过去,誓要保住这支强大的骑兵。
没有了骑兵冲阵,没有了队形,呼延灼的官军和梁山的贼兵此时身处同样的泥潭中,剩下的就是意志和士气的比拼了。
事实证明大宋的军队训练的程度极低,士气更是低到可怜,甚至都不如一群山匪,在梁山众多头领的带领下,呼延灼全军大败。
此战结束后,梁山众头领点检战利品,发现竟然得到了三千甲马,其中有一百多匹伤损,只能剥去皮甲,屠宰后吃肉,剩下两千八百多匹上好的战马被牵上山去喂养,准备补充到梁山的骑兵之中。
三千身穿软甲头戴钢盔的官兵全数被生擒上山,一万官军的步卒,被击杀了一千多人,生擒了四千左右,剩下的四散逃跑不知去向。
不久前还是率领大军征讨梁山,威风凛凛的呼延灼,此时却是败军之将,难以言勇了。
这一战呼延灼兵马全失,他也不敢回京,只能独自一个人骑著那匹踢雪乌骓马,把衣甲拴在马上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