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让人失望的现实(第1页)

北宋为了防止发生水旱灾害的地方的饥民反,就把他们编入厢军,用粮食养起来。宋史里面有大量关于招募饥民的记载:

“熙宁元年,诏诸州募饥民补厢军。元丰八年,以兖、郓、齐、济、滨、棣、德、博民饥,募为兵,以补开封府界、京东西将兵之阙。”

北宋为了防止发生各种遭到了自然灾害的的饥民们造反,因此就把他们编入厢军,用粮食养起来,这就是厢军的主要来源。

可惜这些饥民被征召加入军队后,每人的口粮少得可怜,能够勉强活着,饿不死就不错了,根本不能承受高强度的训练,战斗力也低的可怜。

相比于禁军来说,厢军的兵员数量一向超出朝廷的编制,毕竟大宋的天灾人祸也是极多。

然而人多了就不能吃空饷了么?

对于那些厢军的将官们来说,当然也是毫不犹豫的继续吃空饷。

李南统帅的勇武军可以全员发放粮饷,还能让他们的家眷也吃上饱饭,那是他用剿匪抢来的银钱维持着,其他的厢军可没有这种待遇。

一支厢军下辖五营,营辖五都,每都一百人,这样算来总计两千五百人。

然而因为大量的灾民被充斥到了各地的厢军之中,人数早就超员,勇武军五营就超过了六千人。

人数过多这样的事情朝廷是不管的,也没有人关心厢军能不能吃饱,能不能饿死,所以各地厢军获得的依旧是原本的两千五百人左右的粮饷。

就是这两千多人的粮饷,还要被从上到下的文官和武将们层层盘剥,最后每支厢军能获得的粮饷就只剩下了五六成左右。

五成的粮饷到了厢军之后,各军的指挥使和都虞候等人还要再次进行克扣,饿死人也就变成了常态。

淮阳军此次一共来了两千多厢兵,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那种骨瘦如柴,皮包骨头,看上去就是一群骷髅兵穿着人类破烂衣衫的模样。

相比之下,李南率领的勇武军中,至少还有以前是跟随他多时的人马,一个个吃的膀大腰圆,剩下的那两千从另外四营挑选出来的厢兵因为吃了几天的饱饭,形象上也多少好看了一些,并不是当初的惨状了。

而且两军士卒的衣服和武器也有着显著的区别,勇武军这边的厢兵衣服虽然旧了一些,却还算完整,随身携带的是最廉价的长枪,可枪尖也闪着寒光。

呼延灼估计也是被淮阳军的军容弄的很是郁闷,生怕从京东西路调来的勇武军也是这个模样,看到李南麾下的士卒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