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虽然先后经历了青塘收复四州之战,但王厚才是军长主将,功劳并不在他。西夏之战,逼死边军名将刘法,隐瞒失败报捷。
由此可见,童贯与朝中梁师成、李彦、杨戬等阉宦并无差别,此人既无领兵之能,又不熟悉我梁山的地势和具体情报,再加上大宋惯有的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此战我梁山想败也是极难。”
听完吴用对童贯的介绍,以及对此战的分析,宋江心中稍定,聚义厅中的众多头领也是松了口气。
“军师所言极是,但童贯毕竟带来了十万大军,这也不容小觑,依军师所见,我梁山该如何应对这次的朝廷官军?”
听到宋江的问话,吴用稍稍考虑了一下,这才说道:“梁山兵马不到四万,想要跟童贯大军硬拼的话,还是太过冒险。
因此我认为梁山应有进退两策,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还是需要先跟那宣威将军联络一下,达成一些约定。”
吴用的话刚刚说完,宋江就皱眉问道:“宣威将军,你说的可是独龙岗那一位?”
“正是。”
吴用口中的宣威将军就是李南,宋江和梁山等人多次在李南手中吃了大亏,说实话都不想跟此人再有关系,因此听到他的名字,众人心中都有些抗拒。
吴用当然也知道这一点,赶忙解释道:“在我看来,童贯带来的那十万大军并不足为惧,最怕的就是那位宣威将军率领麾下的厢兵协助童贯一起来攻打梁山。
此人可是跟东京城的那些人不同,他熟悉京东两路的民情和地势,麾下猛将不少,士卒战力惊人,更有那恐怖的火器在手,若是他也参与进来的话,那我梁山的下场就有些不妙了。”
吴用的这番话无疑有些涨他人威风,灭自己锐气的意思,聚义厅中诸人难免有人心生不满,但包括宋江在内的一些人却知道这都是实情。
宋江率领的梁山大军在京东两路纵横无敌,却在青州、大名府、曾头市和独龙岗遭遇了败绩,受到了极大的损失,究其原因都是李南和他麾下的厢兵所致,这乃是不争的事实。
尤其是曾头市一战,双方可是毫无花哨的正面硬撼,最后大败而归的却是人多势众的梁山大军,两边的战斗力已经是一目了然。
眼下李南露在明面上的只有一万厢兵,可他能瞒过大宋朝廷,却瞒不过同在此地的梁山,算上独龙岗的庄兵,李南麾下的实际兵力也达到了三万左右。
若是这次李南真的来协助童贯攻打梁山,有了他麾下战力惊人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