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陆路不通走海运(第1页)

因为岭南各路紧挨着交趾和大理等国,通过各国商人的口中也得知了不少关于南方小国的情况,所以在如今缺粮的时候,陆峒主才会想起占城这个地方。

相比于在座的其他本地人,李南对于占城的了解还不如他们深,不过他却知道占城有一样东西有着鼎鼎大名,那就是占城稻。

占城稻的影响很大,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顾名思义原产占城地区,并且在大宋初年就传入岭南地区。

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宋真宗时期,江淮两浙大旱,水田不登,宋真宗遣使到南方取占城稻种三万斛,分给以上地区播种,此举大获成功。不久之后,其他地区也种上了占城稻。

作为占城稻的原产地,这个小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粮食,所以的确是一个获取粮食的好地方。

有了这等的好选择,李南当即命人拿来地图,仔细的研究着前往占城购粮的路线。

这占城距离岭南那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眼下要从陆路走却根本没有可能,因为中间还有交趾这个小国阻隔。

交趾和占城都位于靠近南海的海岸线地带,但是交趾跟大宋相邻,占城和大宋之间却隔着一个交趾。

交趾这个国家不大,野心也从未消退过,它就仿佛一条恶狗般,时不时的就要咬上大宋一口,熙宁之战虽然打疼了它,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估计交趾人早就忘记了当初的伤痛。

对大宋不尊重而且充满仇视态度的交趾,肯定不会允许大宋的商队从此经过,所以陆上购粮的可能性不大。

除了陆路之外,想要前往占城还有一条路,那就是海运。

大宋先后设立了不少的市舶司,有杭州、明州、泉州、密州、秀州等等,其中在岭南也有一个广州市舶司。

有了前往占城的渠道,那还需要有熟悉航海的人,李南当即问道:“诸位之中可有人知晓海运之事?”

“呃……”

听到李南问出此话,在场诸多官吏都是大眼瞪小眼,他们这些人不是朝廷派来的官员,就是生活在山林地带的僮人,要说起航海都很是陌生。

没有人说话,李南诧异问道:“这里难道就没有广州市舶司的官员么?”

“原本是有的,后来听说方腊作乱,这个小崽子就逃掉了。”

说话之人是自从来到岭南后,就将自己当成隐形人一般的监军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