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灼闻言一愣:“宗泽?难道您不是为了呼延庆而来么?”
“哈哈哈,我可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小心眼。”李南拍了拍呼延灼的肩膀笑了起来。
江南并无可用的将领,因此为了对付大举进攻的帝国军团,大宋朝廷只能无奈的请出了一位老臣和一位将门中人。
这位老臣就是如今已经六十多岁的宗泽,而将门中人则是大宋名将呼延赞的后代呼延庆。
由于大宋一直崇文抑武,导致宋国的将门逐渐凋零,曾经赫赫有名的杨家和呼延家都得不到重用。
这一代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呼延灼,可惜他领兵前往梁山剿匪之时还遭遇了惨败,最后只能被迫装死投靠了李南。
呼延灼沙场战死,总算没有牵连到自己的家人,呼延庆也得到了朝廷的任用,参与到了海上之盟的事情中。
宋国屹立百年,底蕴也是很强,朝中也不都是无用之辈,呼延灼即便在岭南极力掩饰自己的身份,最终身份还是暴露了,导致呼延庆再次被罢免。
此番大宋朝廷面对无人可用的窘境,只好启用了老臣宗泽为江南兵马副帅,而宗泽又举荐了呼延庆、王善、杨进等人为将。
呼延灼以为李南是担心自己的兄弟呼延庆领兵,没想到他顾忌的则是宗泽,所以也对宋国这位兵马副元帅有些好奇。
帝国督察院所有情报都要直接汇报给皇帝,因此呼延灼等将领并没有关于宗泽的详细信息,这次李南到来也是将斥候们送来的情报带过来了。
督察院的斥候们很有手段,这份情报不但有宋国此次所有将领的生平资料,还有例如粮草、辎重、兵马数量等等其他的重要信息。
呼延灼和郝思文一起观瞧这份情报,发现首页是就有本次所有前来江南领兵的宋国将领名姓。
江南兵马大元帅,康王赵构。
江南兵马副元帅,宗泽。
江南兵马副元帅,汪伯彦。
麾下将领:呼延庆、王善、杨进、秦光弼、张德、陈淬……
在这些名字中,唯有宗泽的名字上被特意标注过了,应该是李南所为。
既然有了这个提示,呼延灼和郝思文大概的浏览了一下其他人的信息,着重的看了看关于宗泽的介绍。
三十三岁的宗泽通过发解试后,千里迢迢前往京城开封应省试。
宗泽通过省试后进入殿试,在殿试时,不顾字数限制的规定,洋洋洒洒写了万余言,力陈时弊,还批评朝廷轻信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