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知耻方为勇(第1页)

天上飘过一层淡淡的云,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外面,象笼着轻纱的梦。

朱慈煊坐着无聊,而且这几天连着熬夜,加上刚吃过饭,精神有些困倦,便起身走到棚外,看着周围的景致。

“殿下,起风了,当心着凉。”绿萼轻轻给他披上了件衣服,低声说道。

朱慈煊回头看着她,绿萼赶忙微微侧脸,将一边的伤疤避开他的视线。

绿萼的脸在月光下仿佛牛乳洗过一样,朱慈煊忍不住伸手轻轻摸了摸,凝脂一样柔润。

绿萼微微一惊,垂下头,脸上腾起层红晕。

“呵呵,滑滑的,摸起来真舒服。”朱慈煊轻笑着说道:“别老把脸上的伤疤当回事,遮遮掩掩的,你是个才女,孤要升你作女官,专为孤王誊写整理武侯遗书。”

“谢殿下恩典。”绿萼躬身谢恩,已经恢复了正常,将刚才朱慈煊的举动当成了小孩子的胡闹,并没有太在意。

“你今年多大了?”朱慈煊挺直身子,和绿萼比了比个头,好奇的问道。

“回殿下,奴婢一十六岁。”绿萼看着朱慈煊的举动,忍着笑回答道。

“嗯,不错。”朱慈煊点了点头,“再发育发育就更好了。”


绿萼微蹙眉头,没太听懂朱慈煊话中的意思。

“殿下,诸位大人好象正等着您哪!”绿萼瞅了一眼,提醒道。

朱慈煊点了点头,迈步走了回去。

“众卿,可是看完了?”朱慈煊落座后,看着都一脸正色的群臣,笑着问道。

“殿下,臣今日方知有如此用兵法门,实在是受益匪浅。”李定国珍而重之的将文稿双手递还给朱慈煊。

“武侯遗书博大精深,殿下洪福齐天,大明兴复有望矣!”华亭侯王惟华感叹道。

其余各人也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朱慈煊淡淡一笑,首先对文官们说道:“武侯遗书虽好,但也要切合形势,符合实际,诸卿可细细品味,缜密思考,拿出于大明中兴有利的条陈,不知众卿可愿否?”

“谨遵殿下之命。”众文官起立施礼道。

朱慈煊轻轻摆了摆手,转头又对武将们说道:“孤不知兵,是以拿出武侯遗书供众卿参详,你们可结实目前境况,谈谈以后作战的方针,孤也向众卿学习学习。”

“殿下英明睿智,吾等粗鄙,恐出言不当……”巩昌王白文选犹豫着说道。

“无妨,言者无罪。”朱慈煊笑着鼓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