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发脾气(第1页)

云龙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重建于明代中叶,后又再次扩建,占地两万多平方米,厅堂房舍二百余间。

县衙坐北朝南,有大门三间,大堂面阔五间。原来木制构件上全部有花鸟彩绘,现在已经尽是斑驳。柱上嵌木联一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大堂中间悬挂“云龙县正堂”金字大匾,匾额下为知县审案暖阁,阁正面立一海水朝屏风,上挂“明镜高悬”金字匾额。

大堂两侧有议事厅,大堂后侧有平房两间,为衙皂房。过衙皂房即至重光门,门上悬挂“天理国法人情”金字匾额。回廊式的走廊,围绕两侧配房,过重光门,两侧有重檐双回廊配房,正面为琴房,面阔五间。堂后院落两侧有配房,前后檐下皆有回廊,正面为迎宾厅。出迎宾厅又一进院落,正面为三堂,左右为回廊式配房。

三堂两侧有东西花厅院,为眷属宅院。三堂后为后花园。衙内院落开阔幽静,气氛肃穆。院中有一元代桂花树,树高九米有余,枝叶繁茂,另有一株南天竹,四季常青。

云龙县衙位于云龙州城内西南部,南北中轴线二百余米,占地面积两万六千余平方米。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增建与改筑,始成现在的规模。衙门外东有风水楼,南有照壁,衙门内沿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大门、仪门、牌坊、六部房、大堂、宅门、二堂、内宅等建筑。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尚有土地祠、戏台、粮厅、督捕厅、牢狱等建筑,主从有序,表现了“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寝、狱房居南”的传统礼制思想。

“殿下,时间仓促,新宫院尚未建成,只好先委屈殿下暂居此处。”晋王李定国看着刚刚打扫干净,但建筑明显有些残旧的县衙,很抱歉的对朱慈煊说道。

“这里很好啊!”朱慈煊笑着说道:“这么大的地方,我哪里住得下,国事艰危,自当一切从俭,建新宫院不合时宜,就免了吧!”

“殿下英明。”黔国公沐天波在旁恭维道:“殿下志在天下,岂能久居此地,兴建宫室,劳民伤财,智者不为。”

“正是这样。”朱慈煊咧嘴笑道:“此绝处逢生之时,孤可不能做一个昏王,让追随我大明的仁人志士失望。”

“对了,孤听白卿说,士卒水土不服,兼作战连连,多有伤病者,孤已经将随行宫人稍加训练,以解危急,李卿,可带孤王等去兵营看看。”朱慈煊兴致极高,对李定国说道。

“这个…。”李定国犹豫了一下,说道:“殿下鞍马劳顿,先休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