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伯既有把握,自可行之。”洪承畴老奸巨滑的点头道。
“洪兄深谋远虑,三桂请教之处尚多,还请洪兄多多赐教啊!”吴三桂从袖中抽出一份礼单轻轻递给了洪承畴,“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还望洪兄万勿推辞啊!”
洪承畴微微一笑,不动声色的将礼单纳入袖中,开口道:“长伯,你我世交,不必如此吧!云贵地方初辟,节制弹压,亟需总督重臣。云南同贵州相比,尤为险远,土司种类甚多,治之非易。所以,元朝用亲王坐镇,明朝以黔国公沐英世守。吾自会要求议政王贝勒大臣为久长计,留长伯驻镇,俾边疆永赖辑宁。”
“既如此,三桂在此多谢洪兄。”吴三桂听得此言,起身一揖。
“且慢,且慢。”洪承畴轻轻摇着头,说道:“还有些事情,长伯需得知晓。”
吴三桂愣了一下,急切的问道:“洪兄但请明言,三桂定当听之。”
洪承畴缓缓说道:“满族兵将不服此地气候,且思归心切,长伯欲想永镇云南,还是不得心急,须要记住:不可使滇中一日无事矣。”
“不可使滇中一日无事矣。”吴三桂仔细回味着这句话,恍然大悟,朝廷还未批准他永镇云南,还未封他为王,如果云南各反清武装被快速扫平,岂不是得不偿失。留着些抗清武装闹事叛乱,等待清廷加恩于己,这才是上上之策。而且使云南不安定,始终处于紧张的状态,朝廷就不会收回给予吴三桂的一切权力,吴三桂的地位自然会日益巩固。
“大事不可有,小事不可断。”洪承畴摆出一副智者的神态,沉声说道。
“洪兄金玉良言,三桂受教了。”吴三桂真心实意的再次谢道:“久闻洪兄知识广博,三桂偶得几件古物,才疏学浅,竟不识之,还请洪兄帮忙鉴赏一二。”
“长伯美意,洪某敢不从命。”洪承畴笑着谦虚道,转而又正色对吴三桂说道:“长伯,伪太子驻于云龙,使各伪兵有所寄托,其害非浅,当尽快扫平之,至于缅甸永历,丧家之犬则可缓图之。吾当向朝廷上疏,请拔粮饷,以备使用。”
“洪兄之言甚是。”吴三桂点头赞同道:“九月滇省粮食将告磬,到时马匹粮草俱无,自然无法进剿,还望洪兄多多美言。”
“这是自然。”洪承畴再次拿起文稿翻阅起来,半晌,叹了口气,“如果先帝有此魄力,嘿嘿……”
“伪太子定是受人胁迫,方才出缅入滇,有何魄力可讲?”吴三桂并不太在意的说道:“待三桂先破元江,以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