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十三年九月十三,李晋王于通海以北华宁山谷先以地雷阵,后趁敌乱以骑兵冲杀,毙伤清军两千余人,阵斩清军副将高启龙,伤清军前锋主将夏国相。
“地雷,容易制造且有相当之杀伤力,可用铁罐、陶罐、石头凿空后制成。雷坑里埋上一些石子、铜钱、碎锅铁之类的东西,能使地雷的杀伤力倍增,更能让敌人防不胜防。”华亭侯王惟华做为军校教官正在摇头晃脑的讲课,“据太子殿下所讲,武侯遗书上有多种地雷之制造使用方法,如绊雷、踏雷、拉发雷等等,最简单的乃是将竹子打通,将引火线置于其内,广布地下,则一发而群发,使敌逃无可逃,避无可避……”
朱慈煊隐在窗后,淡淡一笑,转身在靳统武、贺九义的陪伴下走开。
“以少胜多,以寡敌众,改变战略战术乃是应有之意。”朱慈煊对着二人解释道:“待局势稍稳,孤拟意派出小股部队,深入黔、桂、蜀、粤等地,联络各地拥明势力,以游击战扩充部队,牵制清军,二卿以为如何?”
“回殿下,此举非有精兵良将不能成功。”广国公贺九义沉声说道:“且要有精干的参谋团陪同,指挥作战、筹措粮饷、煽动百姓、联络缙绅及原明旧官,非一良将所能胜任。”
“臣也有同感。”平阳侯靳统武点头赞同道:“最好是派遣当地人前往,熟悉情况。”
朱慈煊点了点头,“二卿所言有理,比孤王考虑得全面,是孤太心急了,看来只有精兵良将还不够,还要有文臣谋士方可。”
“文武相济,方是兴国之道。”贺九义恭谨的说道。
朱慈煊伸手掐下一片柳叶,在手里卷起再铺开,沉吟了半晌,开口问道:“贺卿,汝与妻失散,不知现在可有下落?”
“劳殿下挂记,现在还没有什么消息。”贺九义有些黯然的回答道。
“吉人自有天相,贺卿夫妻感情甚笃,上天也不会过于无情。”朱慈煊安慰道:“若是流落民间,总有见面之时,若是落入清军手中么。”他故意沉吟了一下,继续说道:“可以用金钱或被俘之清军将领交换,孤王总是要竭尽所能让贺卿家人团聚的。”
“谢殿下。”贺九义的表情十分感动,这也让朱慈煊稍微放下些心,看来清军还没有写信来以此要挟贺九义或者历史已经改变,贺九义的妻子不一定就落在清军手中,不过,还是要看好他。
“此批学员有不少都是贺卿从广西带来的,可有堪大用者?”朱慈煊笑着问道。
“时日尚短,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