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便是如此,得陇望蜀,没有满足的时候。”朱慈煊叹息道:“一位哲人曾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就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成功人士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最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
“倒不知这位哲人与伟人姓甚名谁,说得真是精僻。”绿萼佩服万分的说道。
“管他们姓什么叫什么呢!”朱慈煊突然觉得豁然开朗,声音不由自主也大了起来,“心态怎样左右我们的人生,就怎样决定我们的命运,在绝望中摆脱烦恼,在压力下改变心态,在痛苦中抓住快乐,在失败中找到希望。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内心所产生的忧虑、不安、懦弱和无知。”
“殿下心结得解,真是可喜可贺。”绿萼高兴的说道。
朱慈煊腾的站起,大声对绿萼说道:“记好了,孤现在传你《九阴真经》的独门心法,保你受用终生。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
永历十三年五月初七,永历帝及其随从由井梗移到与阿瓦城隔河相望的地方,缅甸当局用竹子围造了一座城,里面建草房十间作为永历帝的住所,其他随行官员人等自行建房居住。
此时的永历朝廷还以宗主国自居,但缅甸人却明白永历朝廷是逃难而来。为了避免礼节上难以处理,缅甸国王拒绝接见使者,只派汉人通事居间传达信息。此时晋王李定国和巩昌王白文选还领兵在滇缅边境,所以缅甸当局态度还算友善,并给予了一些物资帮助,即所谓“进贡颇厚”。永历帝也还携带了一点积储,有意回赠一份厚礼,用明朝习惯的说法是居高临下的“赏赐”。缅甸官员表示:“未得王命,不敢行礼”,意思是不愿对明朝皇帝行藩臣礼。朱由榔既无实力,也只好听其自然。
然而,朝廷稍有安顿,随行大部文武官员却毫无失国忧君之念,卧薪尝胆以图兴复之想,已如行尸走肉,毫无共赴国难之意。竟然在异邦过起了苟且偷安,苦中作乐的生活。
据记载,当地的缅甸居民纷纷来到永历君臣住地进行贸易,这本无可非议,许多南明官员却不顾国体,“短衣跣足,混入缅妇,席地坐笑”。一些缅甸人士也鄙夷这种丑陋行径,私下说道:“天朝大臣如此嬉戏无度,天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