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风满楼,十月初九日,吴三桂率领大军兵临元江城下,一场大战的阴云笼罩了整个元江。
在这段时间里,许名臣、龙赞扬、吴子圣率部进入城中,带领军民日夜施工,将元江城墙进行了加高加固,城外二、三百米范围内遍布半尺高的竹签子,为了抵挡火炮轰城,城墙上皆覆盖浸湿的棉被和草袋,该做的准备基本上都做完了。
另外,为了让清军无法全力攻城,那嵩又遣朱养恩屯兵老武山,为其外援,牵制清军。
不仅如此,就在清军到达的前一天,巩昌王白文选的两千人马从水路直入元江协防,大大的增强了守军的实力。
按照总参谋部制定的计划,将清军主力吸引至元江城下,依城坚守,大量杀伤敌军,待敌疲累后再内外夹攻。按照朱慈煊的记忆,元江城在历史上是坚守一月有余方被攻破,如今既增兵,又有简易手雷的帮助,应该能再多坚持些日子。他也是依此向晋王李定国要求,反攻的时间从元江被围不得超过四十天。
吴三桂久经兵阵,所作的布置也很稳妥。石屏州驻兵五千,通海留兵三千,策应后路,又分兵一万堵住老武山支援元江的道路,他唯一有所担心的便是固山额真卓罗追击李定国的五千八旗兵了。
兵至元江,吴三桂首先下令掘壕,立木城围困元江,又造浮桥,遏其水路,从而将元江城彻底孤立起来。
十月十五日,一切准备就绪后,吴三桂指挥清军开始围攻元江城。
“这只是试探性的进攻。”怀仁侯吴子圣指着城外对那嵩说道:“主要是想清除地上的障碍,为以后的进攻扫清道路。”
“既如此,可先令箭法准,膂力足之士兵放箭杀敌,其余士兵可不必浪费箭矢。待敌近些,再用弩炮轰击,切断攻城清军的退路。”那嵩点头赞同道。
“我军外有晋王所部支应,内有吴侯爷所部精兵帮助,定要让清军血流成河,大败而归。”高应凤冷笑着说道。
“啊——”,凄厉的叫声从清军队伍中响起,中箭者纷纷倒地。箭杆穿过甲胄,在敌人身体外留下半截带血的雕翎
“竖盾,竖盾”,有军官大声的喊,稍有慌乱的士兵们忙举起木盾,掩护着身体,推动沉重的石碾子,将地上的竹签子压倒挤折。
咯吱吱,咯吱吱,几名弩手费力的将弩炮的弦拉紧,把绑着火药包的巨大弩箭装填上去,这种廉价的炮弹制造起来非常容易,把压紧的火药包里塞进去碎铁和碎石头便可以了,除了射程不如火炮外,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